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1000字通用12篇。
幼儿园小班老师要保证每堂课能够顺利的进展。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教案可以让上课时的教学氛围非常活跃,那么,有哪些可以值得参考的小班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1000字通用12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1
设计意图:
近期中午我在给小朋友梳头发的时候,梳子一抬起来头发就跟着飘起来,几个孩子在旁边看着,指指点点小声嘀咕;"头发怎么被梳子粘起来了?梳子上有胶水吗?"看见孩子们对此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由此,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从"摩擦生电"这一现象入手,在操作中感知、了解静电现象,体验静电现象带来的乐趣,从而培养幼儿乐于发现、观察、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身边的科学,对摩擦生电现象感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大胆猜测,独立完成实验。
3.初步了解感知"静电"现象,知道摩擦生电。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活动重点:知道物体摩擦后能生电。
活动难点:能独立完成操作摩擦生电的操作现象。
活动准备:
吸管若干、塑料尺若干、木棍若干、塑料笔杆若干、碎纸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
1.教师出示操作材料和碎纸片并提问:桌子上的物品都认识吗?你能用桌子上的物品让彩色的碎纸片站起来跳舞吗?请你试试看。
2.提要求,请幼儿自由尝试。
3.交流操作结果。
二、教师操作,引起幼儿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1、教师摩擦吸管,然后轻轻靠近纸片,让幼儿观察纸片的变化。
2、对刚才的现象进行猜测和交流。提问:"为什么小纸片会自己蹦到我的吸管上呢?"3.幼儿猜测讨论,可以让幼儿摸摸吸管,大胆猜测,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扩展思路来思考。
三、感知体验摩擦生电的现象。
1.幼儿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测。
师:"小朋友,你们猜了这么多的方法,是不是这样的呢?自己动手去试试,当吸管靠近碎纸片时,小纸片会主动地跳到吸管上吗?"2.小结实验结果:请幼儿将自己使用各种材料操作的情况和结果,用语句表述出来。
四、引导幼儿了解感知摩擦生电的原理。
1.教师请幼儿在头发上或者衣服上摩擦操作物品,再次尝试操作。
2.小结结束:"摩擦生电"是一种静电现象,就是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没有摩擦或摩擦的时间力度不够都没办法产生静电。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很多的静电现象,梳头的时候头发飘起来,脱衣时候有声音和点点火花。被静电"电"到了会有疼和麻的感觉。
活动反思:
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感知哪些东西是可以滚的;幼儿尝试用语言表述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首先我把已经准备好的各种珠子(珠子有三角形的、方形的、圆形的)分发给幼儿,让幼儿挑选自己认为可以滚动的珠子。接着做滚动实验验证预先幼儿的猜想。请幼儿把珠子放到斜坡(教师发给幼儿硬纸做斜坡)试一试,看看这些珠子哪些会滚,并把会滚动的珠子放进自己的碗里。并请幼儿说一说。再接着,教师引导幼儿比一比、看一看中去发现会滚的物体都有圆形的一面。最后,老师总结并延伸。整个活动过程幼儿是在探索中感知了哪些东西会滚,充分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使幼儿在探索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但存在着不足之处:我自身语言不够简洁、指导语不够明确,幼儿操作这一环节有点乱,我需要加强控制课堂的能力。
活动中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以幼儿兴趣为切入点,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和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活动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与各种材料进行互动,从而感知滚动的科学现象,形成圆圆的东西能滚动的关键经验。整个活动孩子们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观察力、动手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达成度极高。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列,并学说从小到大,从大到小。
2、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能初步学习按物体大小进行排列。
活动准备
动物卡片一套(请大、中、小、小小)幼儿,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今天,老师请来了小客人,你们西哪个知道他们是谁吗?(请出幼儿)
2、现在老师就把他们请出来,是谁啊?是大班、中班的哥哥姐姐,后面两个是小班和小小班的弟弟妹妹,客人们来了,我们先请他们坐一下,那你们看看这里谁最大了?谁最小了?老师这里有很多的橘子,请几个小朋友来分一分,看看哪个小朋友分的最好了。
3、他们到我们班做完客人,还要到小青蛙家去做客人呢?那他们要走了,我们跟他们再见。
4、刚才有动物宝宝们打来电话想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把他们请出来,是一群牛宝宝们,你们看到他们发现了什么啊?他们是排着队伍来的,是从最小的到最大的是吗?先在他们口渴了老师这儿有牛奶你们说怎么分好?【wwW.djz525.com 励志的句子】
(二)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牛宝宝走了,又来了一群小动物,但现在不告诉你们是谁?请你们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回去看看到底是谁?这个小动物说我们很能干给他们排排队分一分好吃的东西好不好?
1、鼓励幼儿大胆地操作并对操作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帮助一些理解能力差或不会操作的幼儿。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动作表达冬天不怕冷。
2.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冬天不怕冷的积极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钢琴。
2.歌词相对应的图谱一套。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谈话导入。
(适当地加强运动量,让幼儿感到身体暖和。鼓励不怕冷、认真做动作的幼儿)
师:“小朋友,现在是冬天了,你们觉得冷不冷呢?”
幼:“冷。”
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变暖和呢?”
幼:……
二、教师介绍歌曲(教师朗诵歌词一遍)。
师:“有一群小朋友告诉老师锻炼能让身体变暖和,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锻炼的。”(教师朗诵歌词一遍)
师:“北风呼呼,雪花飘飘,小朋友是怎么锻炼的?”
幼:“小手搓搓、小脚跺跺、小球拍拍。”
师:“小朋友真棒,老师觉得这儿歌不好玩,我想把它变成一首歌曲。”
三、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师:“小朋友听老师来唱唱吧。”
四、幼儿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教师出示图谱,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学学这首歌啊?”
幼:“想。”
师:“那小朋友再来听老师来唱一遍吧。”
2.跟着歌曲节奏一起拍手朗诵歌词。
师:“我们来跟着歌曲节奏一起拍手朗诵歌词。”
3.幼儿学唱歌曲。
师:“我们来加上动作,来唱唱这首歌吧。”
五、鼓励幼儿完整地边唱边跟着音乐做模仿动作。
师:“我们加上动作再来一遍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先看老师做锻炼身体的动作,让幼儿说一说;再让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从中渗透歌词内容;最后学唱歌曲。但是幼儿兴趣点只关注了,如何去学动作,在学唱过程中,有点冷场。在下环节教师运用听、问答、念、唱,改变了学的方式,更能激发幼儿学的愿望,将歌曲一步一步的渗透到活动当中,帮助幼儿体验和感受音乐,并学唱歌曲。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目测6以内的数,初步体验数的守恒。
老师演示讲解,孩子动手体验,实现对6的组合认识。
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及一定的数感。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认训6的组合情况,建立6的数字概念。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几种时下有的水果(3)水果图片每人一份:18个水果宝宝(6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6个香蕉)(4)一把水果刀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水果们都在争论着自己的数量多,瞧
二、集体活动
1. (1)教师拿出桔子的卡片玩具说:“桔子宝宝说我多,梨宝宝说我的多,小朋友看看,桔子宝宝和梨宝宝一样多吗?为什么?你用什么方法知道的?(幻灯片图1)
(2)请小朋友用目测的方法,1个1个,2个2个,3个3个…..
小结:通过数数才能知道多少,原来桔子宝宝和梨宝宝一样多。
2. (1)排除排列方式的不同干扰,感知数的守恒。这时梨宝宝有了一个好主意,变了个队形?提问:变成的队形和原来一样吗?为什么? (如幻灯片2)
小结:虽然梨宝宝队形不一样,但是他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6
(2) 排除颜色的干扰,感知数的守恒。这时桔子宝宝也要变魔术了,提问:他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如幻灯片3)
小结:刚才的桔子宝宝,颜色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6
(3)排除大小的干扰,感知数的守恒。这时西瓜宝宝着急的也来了?他也摇身一变,提问:现在的西瓜宝宝和原来一样吗?为什么?如幻灯片4
小结:西瓜宝宝它们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是一样的,都是6
(过渡语)水果宝宝玩得可真热闹,咱们也一起加入吧!
三、 操作活动(放背景音乐并听口令取物)
(1)幼儿每人拿出6个红苹果宝宝,用红色苹果宝宝任意摆放一个图案。然后再取6个绿苹果宝宝,用绿色苹果宝宝任意摆放另一个图案。说说两者的一样和不一样。(数量、形状一样;颜色不一样和摆成的图案也不一样)
(2)两个小朋友一组,每人取6个香蕉宝宝,用香蕉宝宝随意摆成图案或摆放。 (感知无论摆成什么造型,数量都是不变的)
(3)品尝水果。老师把水果每个分成6份,分别分给6个孩子吃,进行相应教育。
总结:刚才啊,小朋友表现各个棒极了,都用水果宝宝摆出了各种图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像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东西,下面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找找吧。
教学反思
1、开展本活动之前应该有一个情感铺垫,调动起孩子们对水果的喜爱之情。
2、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再多些。
3、应该让孩子们涂颜色数数,把美术知识更多地溶入数学课堂,对提高孩子的兴趣更有利。
4、做个“找朋友”游戏会更好。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区别黄、绿两种颜色,并能一一对应找到相同的颜色。认识、区别大小。
2、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妈妈和孩子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纸版树叶胸饰一份。
2、纸箱一个(内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玩具推车一辆、布一块
3、大小、颜色(黄、绿)不同树叶若干
4、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通过树叶宝宝找朋友,引发幼儿兴趣,初步认知黄、绿两种颜色以及大小。
1、通过魔术表演的形式,出示装有各一大一小的黄、绿色树叶的纸箱。
- 小朋友,老师呀,今天要给你们变个魔术,仔细看哦!
(推车出现,揭开布,变出箱子)-想不想知道箱子里有什么呀?(想)
2、请个别幼儿上前到纸箱里摸树叶,并各自说说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颜色),并通过比较,初步有大小的概念。
(摸树叶的时候,请在座的幼儿用双手蒙住眼睛,待树叶出示后再睁开)-这是什么呀?(树叶)-什么颜色的?(绿色,黄色)-那我们就叫它绿(黄)宝宝。
-都是绿(黄)色的树叶,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大小相同吗?哪个大?哪个小?
-那我们也可以叫他们什么呀?(大宝宝、小宝宝)-他们都是树叶妈妈的孩子,树叶妈妈有黄宝宝、绿宝宝、大宝宝、小宝宝,真开心呀!
(二).树叶妈妈找孩子
1、情景导入,引发幼儿兴趣- 瞧,谁来了呀?(树叶妈妈)"秋天到了,天气真好呀,树叶妈妈带着她的树叶宝宝们,到外面来玩了!"(教师扮演树叶妈妈出来走场一次)-"秋天到了,起风了。"树叶妈妈伤心的说:"我是树叶妈妈,风好大,我的树叶宝宝们一片一片地往下掉,都飞走了,我真想他们,谁能帮我找到我的树叶宝宝呢?"(边说边将树叶洒落下来)
2、引发幼儿讨论-树叶妈妈那么伤心,好可怜,小朋友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帮助树叶妈妈找回树叶宝宝?
-小朋友想了那么多办法,都很聪明!那我们试着帮树叶妈妈把树叶宝宝捡起来,呆会儿,等树叶妈妈来得时候,还给她吧!
3、幼儿动手捡树叶。
(三).幼儿将捡到的树叶到操作台上进行计算排列。
1、对个别能力差的幼儿进行个别指导。
2、分别请幼儿说说捡到树叶宝宝的数量或是颜色、大小。
3、树叶妈妈出现"我的宝宝在哪里?"
4、幼儿将树叶宝宝还给树叶妈妈。并请幼儿区分颜色还到树叶妈妈的口袋里。并用礼貌用语与树叶妈妈招呼。
设计思路:
在情景化的教学中,能很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计算活动对幼儿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选材上选择了比较情景化的内容。再结合本月的主题"落叶飘飘",让孩子通过树叶这个载体来比较感性的认知颜色,同时也知道秋天树叶由绿变黄的自然特征。在计算活动中还穿插了幼儿讨论的环节,目的是为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通过语言的表述来体验亲情。我还将整个计算活动延伸到紧接的体锻活动中,预设了一个"大风与树叶"的体育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和加深幼儿对颜色的认知与区别。这次计算活动整合了语言、常识与体育,体现了"二期"课改对整合性课程的要求。
教学反思:
好的方面:1.条理清晰,选材较好。2.课堂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3.教具准备充分。
不足之处:上课过程中,幼儿兴趣太高,纪律有点乱。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6
制作意图:
活动区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比于集体教学活动,更符合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书面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字学习和阅读学习。传统的观点是不赞成幼儿时期进行识字和阅读教育,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可以对婴幼儿进行有效的识字与阅读教学。针对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说,单纯利用字卡,图片来吸引幼儿的兴趣是不够的,因此我制作了“袋鼠找妈妈”教具。
教育价值:
我创编的“袋鼠宝宝找妈妈”的识字游戏,很适合小班幼儿。不仅培养他们的识字兴趣,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发展了幼儿小肌肉的灵活性,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交往能力。
活动目标:
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跳跃和平衡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发展亲子关系。
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选用材料:
废旧纸盒、袋鼠妈妈的大图片、正面是字背面是小袋鼠的字卡若干、塑料袋、即时贴、针线
制作方法:
1、先将袋鼠妈妈的图片,小袋鼠字卡图片压膜。
2、在袋鼠妈妈肚子上用针线把塑料袋缝上,当作袋鼠的大袋子。
3、把纸盒贴在袋鼠妈妈背上,用纸做的草装饰在盒子上。
应用年龄和地点:适合于2―4岁幼儿使用,可以作为教师活动时的教具,也可以投放在语言区,识字区供幼儿操作。
教具功能:
识字区:幼儿拿着有袋鼠宝宝的字卡,念出来袋鼠宝宝身上的字,再去找袋鼠妈妈。把字卡放进袋鼠妈妈的袋子里。这样袋鼠字宝宝就找到妈妈了。
教学反思:
小孩子在这次活动中,都能懂得遵守游戏规则 ,孩子们积极投入到这个游戏之中,大家兴致很高,从活动中学会了双脚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7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纸箱进行爬的练习。
2、练习四散跑和躲闪能力。
3、体验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5、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
活动准备:
纸箱若干(与幼儿数量相同)、背景音乐《小白兔》、《开火车》、《健康快乐动起来》、《狼的叫声》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幼儿随音乐做律动
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小兔家玩。
二、出示纸箱引起兴趣,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
1、幼儿自由探究纸箱的玩法。
师:小兔家到了,猜一猜,小兔为我们准备了什么玩具?(教师出示纸箱)
提问:我们每人一个纸箱,想一想,纸箱可以怎么玩呢?
教师观察指导幼儿,发现有好的玩法,请所有幼儿模仿。(开汽车、开火车、划船、滚筒、)
2、重点指导幼儿利用纸箱在里面爬行,掌握平衡,不冲撞别人。
幼儿从起点出发一起滚到终点。
三、游戏:狼来了
1、大灰狼来了
播放狼的叫声,出示狼的头饰。
提问:大灰狼来了,我们怎么办?
2、游戏
幼儿随音乐听到大灰狼来的口令后藏在纸箱里。
四、放松运动
师:我们要回家了,我们来帮小兔子整理玩具吧。
教学反思:
整节课注重了每个孩子的参与、尝试。整个过程中,孩子的兴趣很高,积极主动,表现出很好的合作和团队精神。老师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自主探索范围,幼儿充分的体验了自主乐趣。在摆放教具(纸箱)布局要恰当,预防幼儿在活动受伤。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8
活动设计背景
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引导我们小班的孩子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孩子们讲礼貌的好习惯。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布娃娃一个、电话一台
活动过程
一、学会打招呼
1、带来布娃娃与孩子打招呼
2、孩子与布娃娃打招呼
3、出示词语:您好、你好、早上好
4、小结:告诉孩子与人见面时要有礼貌地打招呼
5、拓展:与人分别时该怎么做?
二、学习打电话
1、教师示范接电话,提示孩子要用上“你好”、“请问”、“再见”等礼貌用语。
2、孩子学习接电话
3、孩子互相打电话
三、学会感谢
1、教师帮女孩子梳头发
2、引导孩子对老师说“谢谢”
3、小结:告诉孩子在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说“谢谢”,而面对别人对自己说“谢谢”时,应该说“不用谢”。
教学反思
1、利用小朋友喜爱的布娃娃来吸引孩子参与活动,孩子表现出了较高的参与热情,在问候的时候声音也很甜,不会像平时早上来园向老师问好时一样大喊。
2、孩子们在互相打电话时,有的孩子缺少老师的提示时就会一片茫然,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对个体多一些关注,及时帮助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3、在学会感谢这一环节时,应该再延伸一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谢谢。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9
活动目标:
1、在吃吃、玩玩中,认识了解干豆类的营养价值。
2、初步产生对豆制食品的喜欢。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干豆。
2、豆制食品(豆腐、香干、豆浆等)。
3、贴有红、黄、绿、白、黑颜色标记的盒子。
4、小盆、小碗、小勺。
活动重点:
认识了解干豆类的营养价值。
活动过程:
1、听听猜猜:
出示装有混杂各种各样干豆的盒子,摇出声响,让幼儿猜一猜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打开盒子让幼儿找找自己所认识的豆宝宝。
2、拣拣分分:
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哪种颜色的豆宝宝。
在不同的桌上分别放置红、黄、绿、白、黑五座"小房子",并每人分发一小盘五颜六色的豆宝宝,让幼儿拣出不同的豆宝宝,把它们送回相应颜色的"家"。
告诉幼儿,豆宝宝回"家"后会做出许多好吃的东西来。
3、吃吃尝尝:
分别出示不同的豆制食品,让幼儿看看、猜猜这些食品是哪种豆宝宝做的?
幼儿吃吃、尝尝、说说喜欢吃的豆制食品。
让幼儿了解豆制食品味道好、营养好、吃了身体更好。
教学反思:
幼儿非常喜欢听故事,一听老师说要讲故事,都静静地坐在椅子上,眼神极渴慕地望着老师,都希望快一点听老师讲故事。在完整的欣赏了故事后,孩子们不由的发起了感慨,为此,教师让孩子们互相说说自己对故事的看法,给幼儿创设了自由表达的空间,幼儿都积极发言,用语言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感受及自己的看法,随后结合挂图,分段欣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10
活动目标:
1.尝试进行颜色配对。
2.感受二拍子的旋律,并按其节奏走或跑步。
3.在对碰中感受愉快、亲切的情感交流。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教育资源(小班):《碰一碰》
2.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蘑菇各一个,红黄蓝绿颜色的小兔子数量若干(和孩子数相同)
3.钢琴。
活动过程:
1.开头采用故事《小兔子的旅行》
兔妈妈有四个兔宝宝,分别是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
有一天四个兔宝宝要外出旅游,走到半路下雨了,这时候看见了一个红颜色的大蘑菇,可是大蘑菇只允许和自己相同颜色的红兔子进去躲雨,并且要小兔子和他碰一碰。(这时说出歌词:找一个颜色碰一碰,找一个颜色碰一碰,碰哪里?红色碰红色)
2.红色小兔子说出儿歌后,这时又有一个蓝色的大蘑菇出现了,哦原来每种颜色的小兔子只要说对儿歌就可以唤出另一个大蘑菇。
蓝色的大蘑菇要是要求蓝色的小兔子和他碰一碰,蓝色的小兔子随着老师引导说出一遍歌词后,又唤出了黄色小兔子,可是这一次黄色的大蘑菇开始唱歌了,他要黄色小兔子和他边场∵碰。(一个老师弹琴,另一个老师唱,给孩子做示范)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11
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了解动物的出生,知道动物会长大。
喜欢读书,培养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跟动物做朋友》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12 - 13页。
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
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见材料制作)。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1. 向幼儿提问:乐乐去看过什么动物。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故事《乐乐去看小花猫》:
有一天,爸爸跟乐乐说:“我今天带你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原来爸爸要带乐乐去一个朋友的家,那个人的家里养着几只猫,有的是灰黑色的,有的是黄色的。
有一只大猫刚刚做了妈妈,它生了5只小猫咪。乐乐看见3只小猫咪正在吃猫他*的奶,有两只小猫咪吃饱了正在睡觉。
乐乐问爸爸:“我可以把小猫咪带回家吗?”爸爸说:“小猫咪刚出生,它们都需要猫他*的照顾。你能当猫妈妈吗?”乐乐摇摇头,爸爸还说:“如果小猫离开了猫妈妈,猫妈妈和小猫都会很伤心的。”
乐乐又问:“爸爸,你可以再带我来看小猫咪吗?”爸爸说:“可以啊,你可以看着小猫咪长大。小猫咪像你一样,会慢慢长大的。”
3. 向幼儿提出问题:你知道小猫是怎样出生、长大的吗?请家长与幼儿一起寻找答案。
4. 并将自己找到的信息与小朋友分享。
5. 与幼儿一起阅读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帮助幼儿了解:狗和猫的宝宝会先在他*的肚子生长发育,然后才会出生。
6. 出示动物妈妈和宝宝图卡,请幼儿把“妈妈”和“宝宝”正确地配对。
活动评价:
能知道动物会长大。
喜欢阅读图书。
活动建议:
本活动的几个过程可以分几个环节进行,如:过程 1、2 可以利用过渡环节,提出问题;过程 3 请家长配合在家进行;过程 4、5、6 可以在班级通过教学活动的形式开展。同时,过程 4 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搜集的信息的情况,利用早晨谈话的时间持续进行。
在图书区投放有关动物成长的图书,供幼儿自己选择。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我班一名幼儿拿着报纸球捧在手心小心翼翼的保护着,对别人说,这是我的蛋宝宝,你们小心一点,别把打碎了。因此,我特意设计了这一课《动物妈妈生宝宝》这是幼儿对探究蛋的兴趣而产生的活动。所以,他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了热情。能够积极的参与活动 一开始时我出示的是蜻蜓点水的图片,小朋友们一开始很疑惑,都好奇的问,老师蜻蜓怎么掉进水里了,怎么办呀 他会不会死掉呢,我也带着他们的疑惑,故意说道:是呀,怎么办呢,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蜻蜓在水里发生了什么事,出示蜻蜓产卵及生长示意图。再一次播放其他动物,让幼儿了解卵生动物生宝宝的神奇之处。
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孩子们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材料的收集,他们始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探索,在自由的探索中发现。 活动进行时,幼儿的经验有了提升,使幼儿不仅知道动物的出生方式,还将它们的成长过程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排序。游戏中孩子们通过操作在玩中学。孩子们能很快的找到相应的图片对应。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生成活动”是一种非常适合幼儿学习的课程形式,它既反映了幼儿的生活、幼儿经验、幼儿的需要、幼儿在家庭和社会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凝聚了教师对幼儿充分了解、研究的结果。
活动不足:
在幼儿玩动物宝宝找妈妈游戏时,应将胎生动物与卵生动物放在一起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由于自己准备的不充分,导致忽略这一点。通过这一课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
我是好宝宝小班教案反思 篇12
活动目标:
1、学习贴画小鸡的技能,体验贴画活动带来的快乐。
2、能按照数量进行匹配,体验5以内的数序。
3、体验孵鸡的艰难,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美工区:圆片纸若干、箩筐、黑色蜡笔等
2、数学区:夹子、动物卡片、果冻盒、彩色毛根、火车大卡片等
3、音乐区:录音机、《下蛋了》磁带、“鸡窝”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粘贴好的小鸡,“这只小鸡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小鸡的贴画步骤。
第一步:贴圆、画小尖嘴“鸡妈妈在孵蛋,过了很长一会儿,听到“督督督”的声音,是小鸡在啄蛋壳呢,不一会儿,啄出一个小洞来,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贴眼睛“小鸡睁开圆圆的眼睛,东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画小鸡的两只脚“可是小鸡站不起来呀?怎么办呢?小朋友来帮助它,一、二、三、小鸡站起来;一、二、三、小鸡向前走。小鸡走进花园,开心得玩起来。”重点引导幼儿了解箭头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鸡吃毛毛虫》的操作材料,请幼儿介绍游戏玩法。
4、教师介绍音乐区的游戏,提醒幼儿活动时要坚持。
5、幼儿活动,教师加以适当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画、贴)来表现小鸡。
6、活动评价。
带领幼儿参观粘贴好的小鸡,让幼儿说说自己粘贴的小鸡在哪里,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活动后,我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展示在走廊上,不管自己的作品如何,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想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也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孩子们都得到了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