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大班数学排序教案

时间:2022-08-16 赵老师教案网

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学设计反思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前行的引导人,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是教师对教学诸要素进行的有序安排,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设计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小熊请客教学设计反思之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第三、四加减题,能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题。

2.理解、总结互换规律, 锻炼积极思维。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水果、饼干)9的加减算式题2.练习题活动过程:

一、复习巩固9的组成:碰球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游戏,老师的球和小朋友的球,合起来是9。

小朋友,听仔细,我的3球碰几球?

x老师,告诉你,你的4球碰7球。 ……(速度由慢到快,个别、小组、集体)二、复习巩固9的加减一、二:开火车游戏我们来做一个开火车游戏,我的火车就要开。

师:我的火车就要开。幼:你的火车几点开?

师:2+7=?你的火车9点开。.....(个别、小组、集体)三、学习9的第第三、四组加减1.你们玩得真棒,现在我的火车要开到小熊维尼的家去。

看小熊维尼为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呀?(水果和饼干)2.看图片3.这些饼干有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请你把它编成两道9的分成题。

4.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两道分成题来学编9的应用题(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3十6=9、9-3=6、6+ 3=9、9-6=3、5.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6.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3+6=9,6+3=9。

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3十6=9,马上就想到6 + 3=9。同样看到9-3=6,马上就想到9-6=3。

7.看图片这些水果有几个?它们有什么不同。请你把它编成两道9的分成题。

8.今天,我们就按照这两道分成题来学编9的应用题(幼儿编题、列算式,老师出示算式题)4十5=9、9-4=5、5+ 4=9、9-5=49.小朋友编的真好,我们一齐来念一遍。

10.看到这些算式题,你发现了什么?

4+5=9,5+4=9。数字相同,位置不同。但总数不变,所以看到4十5=9,马上就想到5+4=9。同样看到9-4=5,马上就想到9-5=4。

四、幼儿操作练习。幼儿学数学P12五、幼儿互相检查练习题

教学反思

一,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4—5)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呀把平常的好习惯坏习惯都逐一的表现出来了,如,挑食,厌食。。。。,那么我们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就应该想办法去制止这一些情况,由于幼儿年龄偏小,要提起他们的认知兴趣,只能用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来学习。

二,我对活动过程的反思,让幼儿在在通过讲故事和做游戏的方式轻松愉快的学习,达到制定的活动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还是能够融入到故事情节中,老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也要以幼儿为主体,在一部分幼儿不能接受同一种教学方法的老师一定要改变一种方式进行教学。

三,我对本次活动效果的评析是,整节课幼儿的参与的气氛比较好,通过故事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我自己也明确了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让我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把一下活动环节设置得更丰富,更深动些,对达到活动目标的效果更明确些。

扩展阅读

[热搜教案] 中班教学设计:小熊请客怎么写


教师作为知识种子的传播者,在开展教学工作前通常会需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你知道教学设计怎么书写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热搜教案] 中班教学设计:小熊请客怎么写”,但愿对您的学习教学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熟悉各种动物爱吃的食物以及有关动物的动作。

2、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玩具和它们爱吃食物的图片。

2、贴绒教具、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熟悉各种动物爱吃的食物,培养幼儿爱魂品质。

教师:今天小熊要请客,我们大家帮他想想请谁呢?(小兔、小狗……)你们知道这些小动物爱吃些什么呢?(小兔爱吃萝卜、小狗爱吃骨头、小猫……)客人马上就要到了,小熊还没准备好,我们帮助他准备准备,好不好?(接着师生共同准备)我讲动物的名字,小朋友找出这些动物爱吃的东西(画有食物的图片)。

教师:小熊自己爱吃什么?(这儿有一罐蜜,小熊最爱吃。)

2、让幼儿模仿小动物动作,学会礼貌待人。

教师:客人都是怎么来的呢?现在请XX小朋友扮演小熊,老师扮演小猫,其他小朋友认真看。看完之后,请其他小朋友戴好头饰,扮小动物来表演。

小猫说:“喵!喵!喵!(模仿小猫的动作和叫声)我是小猫,今天小熊来请客,邀请我到他家里去,有吃有玩又唱歌,真呀真快乐!(小猫做敲小熊门的动作)小熊、小熊来开门,我是你的好朋友小猫。喵!喵!”

小熊说:“欢迎你!欢迎你!”(开门动作)

小猫说:“一点礼品送给你。”

小熊一边接过礼品,一边说:“谢谢你!请你吃东西,请你吃你啊喜欢的小鱼。”

小猫说:“小熊,小熊别着急,等几位小客人一起来,一起吃,现在先做准备。”

小熊、小猫一齐说:“对!对!我们一起来做准备。”(擦桌子、抹凳子)

3、结束部分,幼儿自己表演。

教师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力求动作逼真,学会礼貌用语,最生教师做总结。游戏结束后要求幼儿一起整理好玩具,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爱护玩具的品质。

活动反思:

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发展思维能力,增强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故事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知道和朋友友好相处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优质教案]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在开始教学前就要认真规划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优质教案] 小班数学教学设计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活动目标:

1、学习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把2―5个物体从高到矮或矮到高有序排列。

3、 能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感受比高矮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三只公鸡的图片 、五只高矮不同的小狗图片、五种高矮不同的蘑菇娃娃图片人手一份、排序条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要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得来的。

1、师:(出示三只不同颜色公鸡的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三只公鸡与小朋友一起来游戏,但是它们正在吵架,都说自己是最高的。

请小朋友来帮它们想想办法,分清谁高谁矮好吗?(幼儿思考)请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告诉公鸡们,看能否帮助它们。(幼儿回答)

儿:三只公鸡都站在同一条线上做比较,就知道谁高谁矮了。

2、从矮到高排序 。

师:你能将它们从矮到高排一排吗?放到排序板上。(出示排序板)

3、教师与一幼儿比,教师再与一高个老师相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高矮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小结:要想知道谁高谁矮应该看他和谁比,当他和个子高的人比时他就矮,而和个子矮的人比时他就高。

3、请幼儿上台操作排序:从高到矮。

二、出示五只小狗,请幼儿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排序。

小结:从矮到高排序,要选出最矮的排在最前面,再从剩下的中间找出最矮的,其余依次。从高到矮方法同上。

儿观察发现:从矮到高:像爬楼梯。从高到矮:像下楼梯。

三、集体操作活动:蘑菇娃娃比高矮。

师:小朋友,我们帮公鸡、小狗排好队了,现在我们来帮这些蘑菇娃娃排排队吧,请你帮它们从高到矮排好后,再从矮到高排好。

四、通过游戏“找朋友比高矮”,进一步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教师自评:

在活动当中学习了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使幼儿能正确区分物体的高矮,在前面第一部分可以设计让幼儿来找找可以比高矮的物体,这样活动能使幼儿更感兴趣,形式也更活跃。第二部分是学习一些比较高矮的方法。我将重点放在教会幼儿学习直接比较上,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活动中教师的话语太多,对幼儿要求过多,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引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以后活动中语言要进一步精练。

听课教师评课:

1、教具高矮的区别不大,准备时应该考虑到大小干扰的问题。5以内物体的操作,要有易到难。

2、活动过程要增加趣味性。

3、在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时需要分开说,孩子不大好说。

[精选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学设计比大小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教学时就要着手规划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可以让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的科学化。一篇属于自己的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精选教案]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学设计比大小之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大与小。

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小皮球、箩筐各一个,大小苹果若干、树一棵、饼干若干、大小(脸盆、包、书、瓶子、盒子、玩具汽车、椅子、)

环境布置:大小(蝴蝶、树、花朵、草莓、鱼)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

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

1、 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

2、 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

3、 游戏大与小。师:大球。幼:边说边做动作。(教师说的速度由慢到快)

4、 比大小

(1) 老师和幼儿比大小手,谁的大?谁的小?

(2)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谁的大/谁的小?(亲子同乐)

(3) 幼儿自由交流。

(4) 邀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

师:你是和谁比的?比了什么?谁的大呢?谁的小呢/

(5) 游戏《拍手、跺脚》(亲子同乐)

师:“大手拍”(家长拍三下),小手拍(幼儿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长幼儿一起拍)

跺脚的方法同上。

5、 找大与小

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金鱼、蝴蝶、树、箩筐、……)

三.游戏。

1、《吹泡泡》。(亲子同乐)

幼儿和爸妈一起游戏,“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幼儿和爸妈慢慢的往后退。“吹成小泡泡”时,一起往前走。

2、摘苹果。

师:小朋友真聪明,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出示苹果树图片)这是什么树呀?树上结满了什么样的苹果?红红的苹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几个带回去呀?

师: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错了就不能带回去,摘对了才能带回去呀 ,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妈那里。

幼儿按要求摘。

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授予学生知识的教师,正式教学前就要准备好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那么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自然物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长度,理解用不同长度的自然物测量,数据不同但结果相同。

2、在听赏故事中引发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材料准备:ppt课件、木夹子、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引发测量兴趣(价值分析:通过谈话,引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提问:知道蛇究竟有多长,可以用什么方法?

小结:测量可以知道物体有多长。

二、根据故事,尝试工具测量(价值分析:梳理测量要点)

(一)、提问:许多相同的夹子,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操作,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测量)

小结:很多夹子用一个接一个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二)、提问:一根吸管,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探索,尝试用做记号的方法测量)

小结:一根吸管用做记号的方法可以测量出蛇的身长。

(三)、提问:没有材料,怎么量?(价值分析:通过交流,了解身体的某一部分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

小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

(四)、提问:同样是蛇,量出的长度为什么不同?(价值分析:通过比较,理解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结果不同)

小结:不同长度的材料测量,数据不同但长度相同。

三、延伸故事,巩固测量方法(价值分析:通过到环境中去寻找,进一步探究生活中的测量工具)

我们再去找找其它的测量工具来测测小蛇的身长,看看结果怎样?

[精选教案] 中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


作为一名传道受业解惑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可以帮助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那么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精选教案] 中班数学教学设计(篇一)”,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目标:

通过数数感知7以内物体数量的多少并感知数字的实际意义,提高分析能力。

初步了解车辆人数限定的规则,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PPT、模型车、纸人数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场景导入

你们看马路上有什么?有几辆车?(3辆)又开来了几辆车?(4辆)现在一共有几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结:马路上一共七辆车,我们可以用数字七来表示。

观察

街上有些谁?(叔叔、爷爷、奶奶、阿姨)各有几个人?

小结:数数时,看仔细,不漏数,不重复数,人数几人就能用数字几来表示。

二、讨论

情景导入

今天大家都要出门去公园。你们看,出租车来了,出租车上一共有几个座位?

你们觉得谁能坐上车?为什么?(自由讨论)

如果司机叔叔要求乘客人数与座位数完全一样,你们觉得应该谁先上车?

小结:原来爷爷奶奶的人数与出租车位置的数量是相同的,所以司机叔叔让他们先上车。

司机叔叔没让阿姨上车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原来阿姨的人数超过了出租车里的座位,所以司机没让阿姨上车。

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来帮阿姨想想办法,怎么才能去公园?

小结:一辆车能乘坐多上人是有规定的,乘客的人数不能多于座位的数量。

三、游戏

跟随音乐,自选车辆。

集体检验,比较两辆车上人的数量。

[课件必备]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平均分配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栽培者,教学时需要的教学设计需要制定好。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必备]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平均分配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活动思路:

本活动源自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我的数学》。在进行等分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操作完成要求,为了进一步巩固.经历按数量平均分配物品的活动过程,感知生活中平均分配的现象,把此活动安排在孩子对等分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在主题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进一步让孩子玩各种各样的平均分配游戏。

活动目标:

1.经历按数量平均分配物品的活动过程,感知生活中平均分配的现象。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平均分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糖果、积木若干。

2.学具准备:糖果若干;小狗、骨头、大象、香蕉图片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49—50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听口令跳圈。场地上画4—6个圆圈,幼儿在线上那个音乐走线。当教师说:“跳圈圈,抢圈圈,x个小朋友挤圈圈”时,小朋友们开始站圈圈。每个圈中只能允许前x名幼儿留下,然后数数一共圈住了多少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①学习平均分配。

创设情境:小猴过生日。猴妈妈有一对双胞胎猴宝宝,今天是它们的生日,猴妈妈买回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请幼儿翻开第6册《操作册》第49页,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桃子,如果将这4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桃子一样多,该怎么分?幼儿尝试分桃子,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叫平均分配。

②幼儿练习平均分配。

教师:哇,来给小猴庆祝生日的客人可真多,我们先给客人上点心吃吧。

将幼儿成若干组,每组每组5人,每组幼儿一盘15颗糖果,要求每组中每个小朋友分的糖果一样多,看看怎么分(可每个幼儿先发一颗糖,直至发完后每个幼儿分得几颗糖果。)

3.游戏活动。

教师:客人们想用积木为小猴兄弟拼搭生日礼物来表示祝福,我们把积木分给他们吧。

游戏“分积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再将积木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积木数量不同,单每小组积木总数要能被5整除。让幼儿在平分积木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配。

4.分组活动。

教师:宴会开始啰,小朋友快给每组客人配送不同的食物吧。

第一组:小狗吃骨头。将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或9只小狗。

第二组:大象吃香蕉。将20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或5只大象。

第三组:小兔吃萝卜。做《操作册》第6册第50页的活动“萝卜丰收了”。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6册第49—50页的活动。

2.平均分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进行,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学习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现象和结果。

活动提示:

本次活动只要求幼儿初步了解平均分配,不涉及到除法概念。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6册第97—100页的活动。

2.让孩子经常给家长分发食品、碗筷等,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平均分配现象。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8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