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汇集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1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前几节解方程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在此过程中也初步掌握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基本会通过分析简单问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但学生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常常会遇到一下困难,就是从题设条件中找不到所依据的等量关系,或虽能找到等量关系但不能列出方程.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以“等积变形”为例引入课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方法分析问题,体会用图形语言分析复杂问题的优点,从而抓住等量关系“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展开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图形变换的应用等活动,展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因此,本节教材的处理策略是:展现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分析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检验解的合理性.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立体及平面图形学会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直接与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变胖了”中的数学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动手、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内容:同学们自己预习的基础上,用已经备好的橡皮泥,自制“瘦长”与“矮胖”的圆柱,观察分析个中现象.
考虑几个问题:
1、 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有何变化?
2、在你操作的过程中,圆柱由“瘦”变“胖”,圆柱的底面直径变了没有?圆柱的高呢?
3、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是否有不变的量?是什么没变?
目的:让学生在玩中体会等体积变化的现象中蕴涵的不变量.同时分析出不变量与变量间的等量关系.
学生能够认识到: 手里的橡皮泥在手压前和手压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变胖了,变矮了.即高度和底面半径发生了改变.手压前后体积不变,重量不变.
环节二:运用情景,解决问题
内容: 例1、将一个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为36厘米的“瘦长”形圆柱锻压成底面直径为20厘米的“矮胖”形圆柱,高变成了多少?
目的:将上述环节中体会到的形之间的变与不变的关系、量之间的等量关系抽象成数学问题,利用前几节的解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实际效果:学生解答过程布列方程很顺利,有的学生还使用了下面的'表格来帮助分析.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5cm 10cm
高 36cm xcm
体积 π×25×36 π×100?x
由实验操作环节知“锻压前的体积=锻压后的体积”,从而得出方程.
解:设锻压后的圆柱的高为xcm,由题意得
π×25×36=π×100?x.
解之得 x=9.
此时有学生将π的值取3.14,代入方程,教师应在此时给予指导,不要早说,现在恰到好处!
(1) 此类题目中的π值由等式的基本性质就已约去,无须带具体值;
(2) 若是题目中的π值约不掉,也要看题目中对近似数有什么要求,再确定π值取到什么精确程度.
过程感悟:本节内容通过一幅几何图形展示题目中的一些数量关系,而实际操作的过程有同学将圆柱体变成了长方体,需要教师把握教育机会,引导学生作出相关的解释.
分析: 锻压前 锻压后
底面半径 5cm 长acm, 宽bcm
高 36cm xcm
体积 π×25×36 abx
环节三:操作实践,发现规律
内容: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40厘米长的铁丝,以小组作出不同形状的长方形,通过测量边长,近似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小组内六个同学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目的:我们知道, 感知到的东西往往没有自己亲手经历操作后的感受来得实在.所以设置此环节,让学生手、眼、脑几个感官并用,在操作中体会,在计算中验证,在变化中发现.这样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数学学习中不备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也同时让学生感悟最复杂的问题中的道理,就在我们玩的过程,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实际效果:
长(cm) 宽(cm) 面积(cm2)
长方形1 15 5 75
长方形2 13.6 6.4 86.4
长方形3 12.8 7.3 93.44
长方形4 11.6 8.4 97.44
长方形5 11 9 99
长方形6 10 10 100
由学生的实际操作得到的近似值已反映出来一个很好的规律.
学生:由操作的过程,同学们作出的长方形形状有“胖”有“瘦”, 反映到表中数据为, 当长方形的周长一定,它的长逐渐变短,宽随之逐渐变长,面积在逐渐变大.当长与宽一样长时面积最大.
过程感悟:不要把学生逼太紧,不要怕完不成进度,这个过程进行完后,学生对课本设置相关内容就剩下规范解题过程了.学生的理解远比直接先讲教材的例题效果要好的多.
环节四:练一练,体验数学模型
内容:课本例题
目的:体验“数学化”过程,进一步理性地感受上一个环节中得出的结论,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判断推理的科学性,语言表述的准确性.
例2、 一根长为10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1.4米.
(1)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
(2)若该长方形的长比宽多0.8米,此时长方形的长和宽各为多少米?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1)相比,有什么变化?
(3)若该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即围成一个正方形,那么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与(2)相比,有什么变化?
实际效果:学生掌握很好.课本已有完整的解题过程,留做课后作业.
环节五:课堂小结
1.通过对“我变胖了”的了解,我们知道“锻压前体积=锻压后体积”,“变形前周长等于变形后周长”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其中也蕴涵了许多变与不变的辨证的思想.
2.遇到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借助表格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借此列出方程,并进行方程解的检验.
3.学习中要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生活化,再由实际背景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环节六:布置作业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2
一、案例实施背景
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
二、案例主题分析与设计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第3节内容——5.3.1平行线的性质,它是直线平行的继续,是后面研究平移等内容的基础,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思考”“表达?应用”为主线开展课堂教学,以学生看得到、感受得到的基本素材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活动,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平行线的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数学思考:在平行线的性质的探究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
3.解决问题: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团结合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四、案例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对平行线性质的掌握与应用。
2.难点:对平行线性质1的探究。
五、案例教学用具
1.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2.学具:三角尺、量角器、剪刀。
六、案例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设疑激思
⑴播放一组幻灯片。
内容:①供火车行驶的铁轨上;②游泳池中的泳道隔栏;③横格纸中的线。
⑵提问温故: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你能说出直线平行的条件吗?
⑶学生活动:针对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①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②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③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⑷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提出新问题:若两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从而引出课题:7.2探索平行线的性质(板书)。
2.数形结合,探究性质
⑴画图探究,归纳猜想。
教师提要求,学生实践操作:任意画出两条平行线(a∥b),画一条截线c与这两条平行线相交,标出8个角。(统一采用阿拉伯数字标角)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一:
指出图中的同位角,并度量这些角,填写结果:
第一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二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三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第四组:同位角( )( ) 角的度数( )( ) 数量关系( )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二:
将图中的同位角任先一组剪下后叠合。学生活动一:画图—剪图—叠合—猜想学生活动二:画图—剪图—叠合—猜想让学生根据活动得出的数据与操作得出的结果归纳猜想: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三:
再画出一条截线d,看你的猜想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学生活动:探究、按小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仍然成立。
⑵教师用《几何画板》课件验证猜想,让学生直观感受猜想
⑶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引申思考,培养创新
教师提出研究性问题四:
请判断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独立探究——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教师活动:评价学生的研究成果,并引导学生说理
因为a∥b(已知)所以∠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1=∠3(对顶角相等)∠1+∠4=180°(邻补角的定义)
所以∠2=∠3(等量代换)∠2+∠4=180°(等量代换)
教师展示:平行线性质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⑴(抢答)课本P21 练一练
1、2及习题5.3
1、3.
⑵(讨论解答)课本P22 习题5.
32、
4、5.
5.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⑴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
1、
2、3.⑵教师补充总结:
①用“运动”的观点观察数学问题;(如前面将同位角剪下叠合后分析问题)。
②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我们前面将同位角测量后分析问题)。③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问题(如平行线的性质
1、
2、3的表述)。
④用逻辑推理的形式来论证问题。(如我们前面对性质2和3的说理过程)
6 .作业。学习与评价: P 2 3 6 ( 选择);P24
7、12(拓展与延伸)。
七、教学反思
数学课要注重引导学生探索与获取知识的过程而不单注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识,因为“过程”不仅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更好地感受知识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体验。这节课的教学实现了三个方面的转变:
1.教的转变
本节课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共同研究者。教师成为了学生的导师、伙伴、甚至成为了学生的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导引学生活动外,还要认真聆听学生“教”你他们活动的过程和通过活动所得的知识或方法。
2.学的转变
学生的角色从学会转变为会学,跟老师学转变为自主去学。本节课学生不是停留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深入其境,不是简单地“学”数学,而是深入地“做”数学。
3.课堂氛围的转变
整节课以“流畅、开放、合作、隐导”为基本特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活动减少干预,教学过程呈现一种比较流畅的特征,整节课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对话”“讨论”为出发点,以互助、合作为手段,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让学生在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中自主选择获得成功的方向,判断发现的价值。
总之,在数学教学的花园里,教师只要为学生布置好和谐的场景和明晰的路标,然后就让他们自由地快活地去跳舞吧!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3
教学目标
1.熟悉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
2.通过具体的例子,归纳移项法则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重点是移项法则
教学难点
重点是移项法则
教学流程
1.提出问题:解方程:5x-2=8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先由学生独立思考求解,再小组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分析.
方法1:
解:方程两边都加上2,得5x-2+2=8+2
也就是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所以,x=2
3.理性归纳、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独立发现移项法则.)
比较方程5x=8+2与原方程5x-2=8,可以发现,这个变形相当于
5x-2=8 5x=8+2
即把原方程中的-2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种变形叫做移项.
教学建议:关于移项法则,不应只强调记忆,更应强调理解.学生开始时也许仍习惯于利用逆运算而不利用移项法则来求解方程,可借助例题、练习题使相互逐步体会到移项的优越性).
方法2;
解:移项,得5x=8+2
合并同类项,得5x=10
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x=2
4.运用反思、拓展创新
[例1]解下列方程:(1) 2x+6=1 (2) 3x+3=2x+7
教学建议:先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求解方程,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例2]解方程:
教学建议:
①先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教学时,不要拘泥于教科书中的解法,只要学生的解法合理,就应给予鼓励.
②在移项时,学生常会犯一些错误,如移项忘记变号等.这时,教士不要急于求成,而要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必要时,可让学生利用等式的性质和移项法则两种方法解例1、例2中的方程,并将两者加以对照,进而使学生加深对移项法则的理解,并自觉地改正错误.
5.小结回顾: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与体会.师强调:移项法则.
6.布置作业: (略)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知道什么是解方程,会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3、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方程的解;
2、能验证一个数是否是一个方程的解。
教学难点
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诱导
同学们: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一头蓝鲸重124t,比一头大象体重的25倍少1t,你能计算出这头大象的体重吗?
如果设大象的体重为x t,蓝鲸的体重应如何表示呢?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思考并回答:25x-1=124,)我们把这个式子给它起个名字,叫一元一次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板书课题),那——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本114页-115页练习前的内容,对照课本找出自学提纲里问题的答案。
要求:先完成得请你帮帮没有完成的同学,不会做的同学请教会做的同学。
二、自学指导
学生自学课本,并完成自学提纲。老师可以先进行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附:自学提纲:
1、什么是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未知数通常用什么表示?
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请举出1—2个例子。
3、在课本“例1”中,你知道这些方程中等号两边各表示什么意思吗?
4、什么是方程的解?x=1和x=-1中哪一个是方程x+3=2的解?为什么?
5、什么是解方程?
三、展示归纳
1、请有问题的同学逐个回答自学提纲中的问题,生说师写;
2、发动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根据展示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题口答,要求说理由;其它各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做必要的板书准备后,巡回指导,了解情况,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并请同学评价、完善,然后教师根据需要进行重点强调。
附:变式练习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 1+3x ; (3) x2=4+x ; (4) x+y=5 ; (5)3m+2=1-m ; (6)x+2>1
(7) 《3.1.1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修改稿和原稿) =1
2、请你说出一元一次方程2x=4的解是———,解是x=-2的一元一次方程: 。
3、已知关于X的方程2X+3=0为一元一次方程,求k的值。
4、练习本每本0.8元,小明拿了10元钱买了y本,找回4.4元,列方程是
5、设某数为x,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不必求解:
(1)某数比它的2倍小3;
(2)某数与5的差比它的2倍少11;
(3)把某数增加它的10%后恰为80.
6、若x=1是方程kx-1=0的解,则k= .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还有没有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学生进行自主小结,再由教师概括总结)。
六、布置作业
课本83页习题3.1 第1题。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有效模型的意义,通过观察,归纳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能对具体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体验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4.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经历探索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过程
教学难点:
分析与确定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互动式、合作探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概念
1.“猜猜老师的年龄”
(给学生提供信息):我是9月份出生的,我的年龄的2倍加上14,正好是我出生那个月的总天数的两倍。你们猜猜我的年龄是多少岁?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寻找出正确答案
老师提问:你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析:
(1) 算术方法
(2) 方程:
设老师的年龄为x岁,那么年龄的`2倍加上14就是2x+14,而这个式等于9月份的总天数的2倍,即30x2,根据这个等量关系,我们就可以得到方程2x+14=30x2
解这个方程,就知道老师的年龄了
2.日历中的方程
请学生圈出日历中一个竖列上相邻三个日期,把它们的和告诉老师,老师能马上知道这三天分别是几号请学生加以解释:
(1) 算术方法
(2) 方程:
设中间那个数为x,则第一个数为x-7,第三个数为x+7,这样可以得到方程x-7+x+x+7=a(其中a为这三个数的和)
请学生回顾: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比较算术方法和方程
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问题的解(阅读教材20页内容)
4.“方程”史话
详见教材86页86页内容“阅读与思考”——“方程”史话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1.根据下列实际问题列方程 例1:教材80页内容(略)
2.观察例1所列方程:
4x=+150x=.52x-()x=80 请学生分析前四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归纳得出: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三、巩固交流,拓展思维
练习一: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7x+5=3x-9(2)3x-6(3)x-4x-5=0(4)2y+3=-6(5)-3x+2/3=7y(6)3a+9>2/3设计意图:让学生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练习二:教材82页内容(练习)
设计意图: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对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练习三:根据方程2(x+3x)=40,设计一道有实际背景的应用题,并进行交流(供学生富有余力的学生做,也可做思考题)
四、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以师生共同小结的方式进行
1.提出问题:本节课你主要学到什么知识? 回顾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列方程? 归纳列方程的思路
世界问题→数学问题→已知量、未知量、等量关系→方程
列方程的具体步骤:
(1) 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弄清楚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期中的相等关系
(2) 设出未知数,用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目中涉及的数量关系
(3) 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关键步骤是: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布置作业:84页习题:教学设计说明:
1. 通过设置游戏情境引入方程,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
2. 介绍方程的有关历史,让学生了数学的发展过程
3. 关于例题与练习的设计是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情境,鼓励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根据不同的设法,列出不同的方程
4. 练习3的安排是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方程的实际背景,进行交流,并对设计的问题进行评价,以加强对方程应用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5. 通过师生共同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6. 作业的安排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为以后的教学埋下伏笔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6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
2、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
3、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知识重点
1、重点: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难点:理解用方程来描述和刻画事物间的相等关系。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注重师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教师提出教科收第79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视频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距离吗·(当学生列出不同算式时,应让他们说明每个式子的含义)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从知的信息中可以求出汽车的速度;
3、从路程的角度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问题3:能否用方程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二)学习新知
1、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并用含未知数的字母表示有关的数量.
如果设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王家庄距青山千米.
2、教师引导学生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问题1:题目中的“汽车匀速行驶”是什么意思?
问题2:汽车在王家庄至青山这段路上行驶的速度该怎样表示?你能表示其他各段路程的车速吗? 问题3:根据车速相等,你能列出方程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分析,如: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王家庄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依据“王家庄至青山路段的车速=青山至秀水路段的车速”可列方程:
3、给出方程的概念,介绍等式、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4、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
(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
(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三)举一反三讨论交流
1、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法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
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间题中的数量关系;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
建议按以下的顺序进行: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
如果直接设元,还可列方程:
如果设王家庄到青山的路程为x千米,那么可以列方程:
依据各路段的车速相等,也可以先求出汽车到达翠湖的时刻:,再列出方程 =60
说明:要求出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只要解出方程中的x即可,我们在以后几节课中再来学习.
(四)初步应用、课堂练习
1、例题(补充):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x与18的和等于54;
(2)27与x的差的一半等于x的4倍.
建议:本例题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解答,然后教师点评.
解:(1)x+18=54;
(2) (27-x)=4x.
列出方程后教师说明:“4x"表示4与x的积,当乘数中有字母时,通常省略乘号“X”,并把数字乘数写在字母乘数的前面.
2、练习(补充):
(1) 列式表示:
① 比a小9的数;
② x的2倍与3的和;
③ 5与y的差的一半;
④ a与b的7倍的和.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关于x的方程:
(1) 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五)课堂小结
可以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或先让学归纳,补充,然后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主要围绕以下问题:
1、 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 你有什么收获?
说明方程解决许多实际问题的工具。
(六)本课作业
1、 必做题:第84--85页习题3.1第1,5题。
2、 选做题:根据下列条件,用式表示问题的结果:
(1) 一打铅笔有12支,m打铅笔有多少支?
(2) 某班有a名学生,要求平均每人展出4枚邮票,实际展出的邮标量比要求数多了15枚,问该班共展出多少枚邮票?
(3)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小青家3月份收入a元,生活费花去了三分之一,还剩2400元,求三月份的收入。
(七)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方程
1、 定义
2、 例
3、 练习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案例 篇7
课题
正比例函数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案例理解正比例函数,能列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 2.教会学生应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 教学难点
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阿甘正传》是一部励志影片。片中阿甘曾跑步绕美国数圈,假设他从德州到加州行进了21000千米,耗费了他150天时间。
(1) 阿甘大约平均每天跑步多少千米?
(2) 阿甘的行程y(km)与时间x(天)之间有什么关系?
(3) 阿甘一个月(30天)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生】 列算式回答 【师】 点评总结
2.写出下列变量间的函数表达式zJan56.Com
(1) 正方形的周长l和半径r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抽象问题让学生思考】
(2) 大米每千克四元,则售价y元与数量x(kg)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
(3) 下列函数关系式有什么共同点?(小组合作)
【分析共同点和不同点,找出规律】 (1) y=200x
(2) l=2∏r (3) m=7.8V 【生回答,师点评】 【引入新课】
1.正比例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 (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板书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 【例题讲解】
例1 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出下列函数的图像: y=0.5x y=x y=3x 解: 【略】
【掌握函数图像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3.练习
(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当 x=3 时 y=6 。求 k的值
(2) 一种笔记本每本的单价为3元。则销售金额y元与销售量x之间的关系式是怎样的? 当销售金额为360元时,则售出了多少本这种笔记本?
四 小结
五 课外作业
【反思】
由于函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而理解函数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这节课首先通过实例,回顾函数的概念,其次抽象提出正比例函数关系式,由学生观察得到特点,然后引出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和特点,再通过练习加以巩固,最后通过小组讨论利用正比例函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