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幼儿园音乐教案设计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

时间:2023-04-25 赵老师教案网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12篇)。

想要了解“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的资讯栏目小编的整理会让你满意。为了教学更有顺利,老师会需要提前准备教案课件,只要课前把教案课件写好就可以。老师上课时要按照教案课件来实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1)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能合拍地表演动作并正确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现“雨伞”。

2.在游戏情景的提示下,理解并按歌词内容做游戏动作。通过自我反思评价、注意倾听,逐步精确掌握歌词。

3。在行进跑时注意控制速度,明确音乐停止时一把“蘑菇伞”下只能躲一只“蚂蚱”的规则。

活动准备:

1.对蚂蚱有一定的认知经验。

2.曲谱《蘑菇伞》(附)。

3.椅子数把。

活动过程:

1以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有一群小蚂蚱在蹦蹦跳跳,突然下雨了,小蚂蚱找不到躲雨的地方,谁会来帮助它们呢?我们一起听一听!

2.教师示范演唱,帮助幼儿感知歌曲的旋律和内容

(1)第一遍清唱,帮助幼儿初步感知并回忆歌词内容。

——谁来帮助小蚂蚱的?你在歌曲里还听到了什么?

(2)第二遍清唱,帮助幼儿验证歌词。

——歌曲中还有什么是我们刚才没有听到的?这次仔细听一听歌曲唱到什么地方时,小蚂蚱找到蘑菇做了躲雨的动作?

(3)第三遍边做动作边清唱,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相应问题,进一步熟悉歌词内容。

——刚才唱到哪句时,小蚂蚱做了躲雨的动作?除了躲雨的动作还有哪些呢?我们再来看一看,听一听。

(4)教师演唱歌曲,带领幼儿一起做动作,进一步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内容。

——我们刚才还做了哪些动作?

(5)教师再次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这次我们一起学学小蚂蚱,玩一玩好吗?

3.学习游戏的玩法,在游戏中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内散点做动作,帮助幼儿熟悉蹦跳的时间及次数。

——这次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一玩。刚才小蚂蚱是一开始就蹦的吗?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蹦?蹦了几下?

(2)教师带领幼儿在圈外边唱歌边做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蹦跳的次数和躲雨的时间及位置。

——这次我们到小路边去玩一玩吧,小椅子就是小蘑菇,我们在哪里躲雨呢?我们一起用歌声吸引小蘑菇,让它们为我们撑伞。唱到哪一句的时候做躲的动作?怎么躲呢?

(3)教师撤出一张小椅子,带领幼儿进行游戏,教师扮演没有找到椅

子的小蚂蚱,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躲雨方法,并用动作表现“雨伞”。——谁没有蘑菇伞啊?在森林

里没有蘑菇伞,我还可以用什么来躲雨呢?

4.鼓励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

——刚才我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唱歌,你们会唱了吗?如果让你们自己唱可以吗?

(1)请幼儿尝试完整演唱。

(2)如果幼儿不清楚,教师引导幼儿之间互相帮助,若没有幼儿清楚,则引导幼儿自己提出再听老师演唱的要求。

——有没有人知道这句唱的是什么?没有人会怎么办?谁肯定会唱呢?

5.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撤出椅子数量并完成游戏

——这次你们想拿走几张椅子呢?猜猜会有几只小蚂蚱找不到蘑菇呢?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完整游戏1—2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中班的歌唱活动,演唱歌曲是活动目标之一,从现场过程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都达到了这一目标。为什么是大部分幼儿呢?因为歌曲是在一次次的新授和复习中学会的。一次活动后,肯定会有部分幼儿对于完整并准确地演唱是有一定困难的,只要幼儿在这一活动中通过倾听、反思逐步掌握歌词,那么这次活动的目标就算是达成。在今天的反思性评价环节,大部分幼儿都能唱出歌曲并准确唱出歌词,这也说明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合适的。

在前5次歌唱中,教师通过清唱、右手旋律伴唱等方式,帮助幼儿明确歌曲的内容和旋律,并且不强求幼儿跟唱。这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仔细倾听的氛围,让幼儿有机会在无意中一遍遍地逐渐熟悉歌词。在教师演唱5遍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跟唱,同样地不能强求幼儿一定跟唱,而应该让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会唱的跟唱,不会唱的倾听。这样的学习过程更加有利于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活动中有如下两点尚须改善:一是在幼儿躲雨时,第一次就出现幼儿趴在椅子下的情况,并且每次躲雨时都有类似情况发生。虽然教师已经及时提醒幼儿,并尝试通过情境性的语言“不能弄湿新裤子”来帮助幼儿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下次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自我反思“为什么不能趴在椅子下?这样会有什么问题?”因为幼儿自我反思远比教师一次次的强加规则更有效果。二是幼儿在衍进中做动作时,蹦跳声音很响。当幼儿出现这个问题时教师没有立即指出并解决,这样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演唱。歌唱活动需要幼儿用好听的声音去演唱,如果在这样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演唱,孩子的声音自然会更加“歇斯底里”,就不利于幼儿养成轻声低位演唱的习惯。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2)

目标:

1.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能跟着音乐合拍地跳舞。

2.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并遵守规则。

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会找空位跳舞。

重点:目标1

难点:尝试自由讨论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准备:在地上画上巨人的大嘴巴、录音机、磁带、已学会歌曲。

过程:

(一)以今天我们来当跳跳糖一起来跳舞引出课题。

(二)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并合拍地跳。

1.复习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把跳跳糖快乐的样子唱出来。

2.你这颗跳跳糖会怎么跳舞呀?(启发幼儿自由创编各种跳的动作:有脚的动作,再加上手的动作)

3.听着音乐一起来跳舞,可以自由做各种手和脚跳舞的动作。指导小朋友听着音乐的节拍,一拍一下地跳。

(三)自由创编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1.听歌曲后尾奏一句,自由想象,跳跳糖怎么了?

2.看,地上有一张巨人的大嘴巴,跳跳糖到巨人的嘴里去跳舞一定很有趣。今天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想一想

①跳跳糖什么时候跳到巨人的嘴里去好呢?

②把刚才尾奏的音乐也加到游戏里去,可以怎么玩呢?(鼓励小朋友自由想出不同的玩法和规则)

3.根据小朋友自己讨论创编的游戏玩法和规则进行游戏。(尝试用不同的玩法和规则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体验自由创编游戏的快乐。)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3)

《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芭蕉扇》教案设计》可能是您在寻找幼儿园大班音乐律动教案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活动目标:

1.以《西游记》为载体,理解歌曲并完整演唱。

2.增进乐曲结构的敏感性,大胆表述歌曲中的艺术形象。

3.感受歌曲的情景,体验集体表演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自制大小芭蕉扇各一把,披风、头饰装扮。西游记人物ppt

活动重点:借助西游记的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理解歌曲并完整演唱。

活动难点:大胆表述歌曲中的艺术形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吗?你都知道那些人物?

二、基本部分

1.师装扮:

师:那我现在去装扮一下,你们猜猜我是谁?(播放西游记人物PPT,师装扮)

师:我是谁?(幼:观音••••••)再猜?我看你们是猜不出来了。

2.法器:

师:我亮出法器你们就知道我是谁了?西游记里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器。(变出小芭蕉扇)

师:我是谁?(幼:铁扇公主)对了!

师:你们是谁?我的小妖们!那我喊你们你们可要答应哦!(小妖们!!——唉!一边答应一遍扭起来)男孩女孩分别答应一次,全体答应一次!

师:本公主最喜欢听好听的声音!小妖们?

3.咒语:

师:我的芭蕉扇可是有威力的,但它有一个咒语!刚才我在来的路上碰到了一个男的,我怀疑他是悟空变得,想要偷我的芭蕉扇,我小声一点说咒语哦,你们仔细听喽!(一扇能熄火、二扇能生风、三扇下起雨)

师:听到什么了?你说!本公主再说一遍!小妖们—哎!念给本公主听听!问问老妖们会了没?一起念念!

4.变大芭蕉扇:

师:来,到本公主身边来,有一个小妖嘴巴没动我怀疑他是假的,看着本公主再来一遍!

师:哎!悟空,悟空你怎么来了?(引导幼儿转过身背对老师,变出身后的大芭蕉扇)哇!你们的咒语念的太棒了,我的芭蕉扇变大了!

5.学唱歌曲:

师:还有一首歌是唱本公主的,听听看歌里面是怎么唱本公主的?

师:歌里面是怎么唱本公主的?你来说说?还有什么?最后一句说一说!

师:小妖们—哎!来唱唱本公主,看谁把本公主唱的最好听,我就带谁去吃唐僧肉!

师:小妖们—哎!给本公主说说,哪句最难?

师:转过身唱给老妖们听听?

6.游戏

最后一句把人一扇扇到十万八千里可变化为椅子后面、桌子底下、窗户底下等进行互动。

三、结束部分:

幼儿回教室寻找孙悟空!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认真倾听、找出儿歌中内容颠倒不分给予 修改。

2感受儿歌语言的幽默、有趣、产生学习愿望。

活动准备:幼儿活动手册活动过程:

(一)、师说颠倒歌,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上石头滚上坡,。。。。。。。。。

(二)"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听一首有趣的儿歌。请你们听听,这首儿歌为什么有趣?"(使用夸张的语气朗诵)(三)让幼儿感受颠倒歌的幽默和有趣。

提问:"说一说什么地方有趣,为什么?"(四)在儿歌中哪个部分内容颠倒找出来,在小组中讨论,并给予修改。

(五)师诵读诗歌,幼儿模仿老师的语气朗诵诗歌。

(六)改编诗歌。

活动延伸:将颠倒歌说给爸爸妈妈听。

游戏:《黑猫警长》手指游戏幼儿和老师一起随着音乐做手指操。

课后反思: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5)

活动目标:

1. 在指偶的帮助下,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演唱歌曲,并尝试边唱边做动作。

2. 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萌发与同伴相亲相爱的情感。

3. 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 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1.红、蓝颜色的小鸟指偶若干。

2.小鸟的叫声、伴奏音乐。

3.卡纸剪成的大树若干并贴在小椅背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去树林里玩一玩吧。

(播放背景音乐,师幼愉快地走进活动室)1.声音引出两只小鸟。

师:哇,小树林里可真美呀!猜猜还有谁会来这里玩呢?我们来听一听吧!

(1)听上去像是谁来了呀?

(3)再来听一听是不是小鸟呢?

(4)真的是小鸟的声音哦,我们请他们出来好吗?(依次出示红鸟、蓝鸟)其间提问:这是只什么颜色的小鸟?(红色),哦,又飞来一只,这只是什么颜色的呀?

2.认识两只小鸟的名字。

师:红色的小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丁丁,和丁丁打个招呼。

师:蓝色的小鸟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冬冬,和冬冬打个招呼。

二、幼儿欣赏理解歌曲1.今天丁丁和冬冬要到这里来玩捉迷藏的游戏,捉迷藏是什么意思?

咦,它们躲到哪里去了?来把它们喊出来吧!

2.现在我变成一棵大树,丁丁和冬冬要在树上玩游戏,看清楚它们是怎么玩的哦?

(1)教师配上动作完整朗诵歌词。

提问:看清楚他们是怎么玩的吗?先是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呀?(教师手势)它叫?它叫?谁先飞走了?然后谁飞走了?小树好孤单,它对小鸟说什么?(丁丁回来吧,冬冬回来吧,快快回来吧!)请幼儿帮助大树一起喊小鸟回来。(教师配上动作)(2)幼儿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朗诵歌词。

好玩吗?我们也来玩一玩吧,现在你们变成一棵大树。准备好,两只小鸟来了。

……重点练习那句"快快回来吧!"小结:两只小鸟回到树上了,又见面了,他们相亲相爱地在一起,真快乐。听,他们又开始玩游戏了。

3.教师随钢琴音乐慢速地演唱歌曲一遍。

4.再次演唱歌曲一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教师带领幼儿慢速演唱,同时用教具演示提示幼儿,鼓励幼儿用动作提醒自己记忆歌词。

2.幼儿按意愿扮演丁丁和冬冬,分别站在老师的右手和左手边。教师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对歌词的理解记忆。

3.教师再次带领幼儿演唱歌曲,重点是演唱的声音。

四、幼儿套上指偶表演歌曲

1.每位幼儿套上指偶,明确角色。(配上伴奏音乐)

2.师幼演唱歌曲一遍。

3.师幼完整连贯演唱歌曲一遍。

4.幼儿独立演唱歌曲一遍。

五、教师引导、小结。

1.你们喜欢丁丁和冬冬吗?为什么?

2.小结:丁丁和冬冬这两只小鸟真懂事,听见大树的一声呼唤,就马上飞回来了,而大树也会在下雨天为小鸟撑起一把小伞,他们会你关心我,我关心你,相亲相爱在一起,以后我们小朋友也要象两只小鸟一样相亲相爱。

现在我们飞到小树林外面去玩玩吧!

3.幼儿听音乐做小鸟飞动作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幼儿创设了情景表演,让幼儿在游戏表演中学唱歌曲,学会和同伴结伴游戏。在表演过程中,很多小朋友都很开心,知道要根据歌词的内容有礼貌地按要求进行表演,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导地位。

教材的选择:《两只小鸟》是一个韵律比较欢快的音乐。以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导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提问:两只小鸟坐在哪里?它们分别叫什么名字?两个好朋友为什么会各自飞走?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且结合自身的动作暗示,让幼儿在第一次倾听的过程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学说歌词。这个环节中,我发现这首歌曲的歌词对小班孩子而言是有一定的体验的,所以在学的时候,孩子很乐意去说、去唱。这次活动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实际,也很能抓住小班孩子的兴趣。

教法的安排:在学习《两只小鸟》的时候,我巧妙地运用了示范,第一次我用两只小鸟的手偶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观看的同时理解好朋友之间应该相互谦让,没有朋友会很孤单,同时激发幼儿学唱歌曲。这一环节中,幼儿的注意力很集中,能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大胆地猜测故事的发展情部。最后引导幼儿自主表演,让孩子更好地感知了根据歌词来做动作,让孩子更好地,更直观地感知歌词。

本次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思路清晰,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在过程中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最后孩子们自己带上纸偶完整演唱歌曲时,手上纸偶的角色分工不是很明确,边唱边做动作有点顾不过来,所以显得有点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经验,将教学活动组织得更好。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地随音乐做动作。

2、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舞,交流情感的欢乐,感受舞蹈的优美。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教学准备:

音乐CD,茉莉花图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茉莉花

1、茉莉花的味道。

师:你们闻到了什么香味了吗?

师:是什么东西的香味呢?这是什么花?

2、茉莉花的颜色。

师:你觉得它是什么颜色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叶子是绿绿的,花朵是白色的。

二、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旋律。

1、完整欣赏音乐。

师:好听吗?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边看图片边欣赏音乐(A段)。

师:你们看出来,图片是什么时候出来的吗?

师:一句话一幅图,这里有几幅图?原来第一段有6句,就有6幅图。

三、鼓励幼儿表现茉莉花的动作造型。

1、看图片做动作。

师:涂上的茉莉花都是一样的吗?哪里不一样?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张(花蕾)。谁来学一学?如果把我们的身体作为花蕾可以怎样呢?

师:这张呢?可以用什么动作?

师:画面上有几朵?那我们同伴间可以怎样来表现,谁来试一试呢?

师:如果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来表现一朵茉莉花,可以怎么样呢?

师:这张呢?在采花呢?能不能采?歌曲里是怎么唱的?

2、跟随音乐来表现。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朵茉莉花好吗?

三、欣赏B段和C段音乐。

1、B段音乐请幼儿两两合作来表现茉莉花花开的造型。

2、C段蝴蝶飞来了。

师:茉莉花开得好香啊,看!把谁都吸引来啦?

3、完整地欣赏音乐,幼儿随音乐用动作来表现。

(1)教师当蝴蝶点到谁,谁就起来开放。

(2)请一名幼儿当蝴蝶。

4、游戏:给每位幼儿发一张餐巾纸,用来扮演雪白的茉莉花。请不分幼儿扮演茉莉花,不分幼儿在C段扮演蝴蝶。

四、小结

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

活动反思

《茉莉花》这首乐曲非常优美,它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的江南民歌。但对于我们北方的孩子来说,他们对茉莉花的认识还是肤浅的陌生的。那么如何让幼儿欣赏,从哪方面欣赏?于是我们煞费苦心,认真分析歌曲内容、旋律性质。最后决定从情感的熏陶入手,让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一朵朵形态各异,充满思想的茉莉花。

本次活动孩子们积极参与投入,陶醉其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了各领域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得当,都有小结与教育意义。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使他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不足:

由于着急走流程,忽视了某些细节。在看图提问枯萎茉莉花时,没有引导幼儿表达出枯萎茉莉花的心情。有些语言组织不是很精练。在以后的活动中,一定要沉下心来备好每个环节,真正面对孩子,把每个环节都要考虑周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做个有心人、用心人。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7)

我是机器人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并感受|XX|XX|的节奏,在熟悉音乐节奏与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游戏。

2、能按音乐节奏做出机器人走、动相互传递的动作。

3、理解传递的模式,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默契与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剪辑。

【活动过程】

一、模仿机器人的动作,引起游戏兴趣。

1、你们见过机器人吗?(见过)

2、谁来说说机器人是怎么样的?(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3、木头机器人是软软的还是硬硬的?(硬硬的)

4、你们见过声控机器人吗?(没有)

5、声控机器人就是声音控制的。

(用指示让幼儿体会声控机器人的特点)

[活动评析:机器人的话题本身幼儿就很感兴趣。]

二、倾听音乐,了解音乐的节奏和结构,在观察教师动作中理解游戏的基本动作元素。

听音乐,看看机器人是怎么走路的?它的节奏是什么?

(师幼一起学机器人走路。教师用1234节拍提示幼儿)

[活动评析: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让幼儿进一步对声控机器人产生兴趣。]

三、运用机器人按开关加能量的互动游戏,进一步感受音乐节奏。

1、刚才呀,我们机器人的电快用完了,怎么办?(教师示范如何充电)

2、我刚才是怎么充电的?(买插头;找电源充;到加油站加油;买电池)

3、可以按头,还可以按哪里?

(听音乐,师幼共同做动作)

[活动评析:音乐节奏感鲜明,幼儿很感兴趣。不同的节奏之间的转变,极具情境性。]

四、幼儿尝试两两合作轮流按开关,给对方充电。

1、我来看看机器人的电都有没有充满。(摸一摸幼儿的头)

2、哎呀,都没有充满哦,我的电是满的

(老师下位随机按幼儿,让其充电。)

3、同伴间如何充电?(请老师示范。)

4、刚才是怎么充电的?这叫什么?(幼儿两两结合)

(请幼儿示范正确的和错误的动作,明确游戏规则。)

5、机器人们,教师还有一些机器人等着我们充电呢。

[活动评析:教师游戏化的语言贯穿于整个活动,这能够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沉浸在这个快乐的音乐游戏中。]

五、完整游戏。

[活动评析:两位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形象逼真,对头部、肘关节、臀部、肩膀的充电,幼儿很感兴趣。

幼儿上去示范错误和正确的动作,能够让幼儿自己意识到正误,再次明确游戏规则,加深影响。]

反思:

活动的导入通过迁移幼儿已有的关于机器人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活动中教师帮助幼儿不断的感知音乐的节奏,节奏快速慢速的不断转换,使幼儿一直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避免了游戏的枯燥和重复练习。教师通过游戏化的语言和机器人生硬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XX|XX|的节奏型。当老师发现幼儿出现问题是=时,能用游戏化的语言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问题,帮助幼儿达到自我学习和全班共同学习的效果。如:两名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玩的很兴奋,出现没有按照老师要求行动的情况,老师说:这两个机器人有点不受控制,我帮他们调整下程序。后面幼儿两两相互充电的时候,这两名幼儿还出现了动手的现象,老师以机器人的身份介入,帮助他们充电。这样既没有影响到别的幼儿和上课的环节,又让这两名幼儿继续回到了游戏中。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8)

活动背景

音乐《修鞋匠》具有结构清晰、旋律鲜明的特点,很适合设计成为音乐活动。此音乐原来设计的是关于修鞋匠的故事,由缝鞋子、钉鞋子、绕线三个情节组成。然而修鞋匠距离幼儿生活较远,幼儿较难理解和表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那怎样才能使音乐故事的情节贴近幼儿的理解呢?

为了解孩子们对音乐的感受,我首先让孩子们在过渡环节聆听这首音乐。当他们听到音乐的第一部分沉重、缓慢的声音时,立刻有点紧张地说:“灰太狼来了!”“熊来了!”“怪兽来了!”我追问孩子们为什么是这种感觉,有的说:“听起来重重的。”有的说:“低低的声音听起来好可怕!像大怪物的走路声。”由此可见,孩子们的音乐感知是非常到位的,这也给了我创编新故事情节的启发。

于是在播放第二段音乐前我先问孩子们:“音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灰太狼要去做什么呢?”我给孩子们播放了第二段音乐,当第二段音乐用两种音色交替反复出现同一个节奏型时,有的孩子说是敲门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钉钉子的声音。我问孩子们:“是谁在敲门?谁在钉钉子呢?”好多孩子都说是喜羊羊在钉钉子,灰太狼好像来敲门呢!在播放第三段音乐前,我问孩子们:“我们接下来听一听,看最后灰太狼抓到喜羊羊了吗?”当孩子们饶有兴趣地听到第三段欢快的音乐时,他们高兴地说:“没抓到!”就这样,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创编完成。

《喜羊羊和灰太狼》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动画片,以此设计的故事孩子们非常感兴趣。可以说,这节活动是我和孩子共同设计的。在有了充分感知音乐的曲式结构的基础上,孩子们有了大胆表现的欲望。在自由活动时间,他们自发玩起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表演游戏,有的孩子扮演凶神恶煞的灰太狼,有的孩子则扮演机智的喜羊羊。

看到孩子们这么喜欢表演游戏,我决定带领孩子们一起玩音乐扮演游戏——喜羊羊和灰太狼。为了使得音乐更加贴切故事情节,更加适合小班幼儿表现,我将音乐《修鞋匠》进行了变慢处理。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音乐活动,在角色扮演时能根据音乐特点表演出相应的动作、表情。

2.尝试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前的过渡环节中播放音乐,通过倾听、讨论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乐曲,能听辨出乐曲《修鞋匠》的曲式结构,创编相应的故事情节。

2.知道铃鼓、打棒、串铃的演奏用法。

物质准备

1.乐曲《葡萄牙舞》、《快乐的森林》和《修鞋匠》的改编版。

2.喜羊羊、美羊羊、羊村图片,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头饰,自制羊村大门。

3.手鼓、打棒、串铃,3种乐器的卡片各1张。

活动过程

一、创设音乐故事情境——“去羊村玩”,带领幼儿伴随《葡萄牙舞》音乐入场。

带幼儿入场时,提示幼儿注意听音乐中的上行音阶和下行音阶,分别用上山和下山的动作表示。

师:我们一起去羊村玩儿吧!去羊村的路上要上山、下山,请小朋友仔细听音乐,听一听音乐中哪里是上山,哪里是下山。我们出发吧!

孩子们的表现非常好,当听到音乐中的上行音阶时,他们做出了身体逐渐变高以至垫脚尖的动作,表示上山;当听到下行音阶时,孩子们做出身体逐渐降低以至蹲下的动作,表示下山。

(本节活动是一节音乐表现活动,音乐表现离不开认真倾听音乐,只有认真倾听音乐才能恰当地表现。为了让幼儿认真听音乐,感受到动作是根据音乐而变化的,我选择了有上下行音阶的《葡萄牙舞》,让幼儿随音乐做简单的动作,感受音乐与动作的密切联系,既是本节课的热身环节,也是一个铺垫。为了引出后面的音乐故事,我根据这个音乐创编了去羊村路上要上下山的游戏情境。)

二.倾听乐曲《修鞋匠》,并在音乐伴随下进行角色扮演。

(一)创设问好的游戏情节,以此带领幼儿自然进行节奏练习。

一边播放PPT,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一边问幼儿:看,谁来门口迎接你们了?

幼:喜羊羊和美羊羊。

师:原来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呀,它们要和小朋友问好。

教师一边用手拍出下面的节奏,一边模仿喜羊羊和美羊羊向小朋友问好。

X X X | X X X |

小朋友, 你们好!

接着引导幼儿用同样的方式向喜羊羊和美羊羊问好。

孩子们快乐地随老师一起边说边拍出下面节奏型。

X X X | X X X |

喜羊羊, 美羊羊,

X X X |

你们好!

如果幼儿第一次拍得不太正确,教师可以用喜羊羊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好像和我的方法不一样呀”,引导幼儿再拍一次。

(本乐曲第二段里面反复出现了同一个节奏型,所以利用问好情节设计了节奏练习这一环节。)

(二)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一部分音乐,有表情、按节奏模仿灰太狼走路以及羊羊们害怕的样子。

1.播放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幼儿注意倾听。

师:喜羊羊和美羊羊正高兴地迎接小朋友呢。可是,听,谁来了?

由于孩子们已经熟悉音乐,马上说出:灰太狼!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模仿灰太狼的样子。

师:音乐里重重的声音,原来是灰太狼来了!谁来学一学灰太狼走路?

孩子们伸出了灰太狼的“大爪子”,按节奏学着灰太狼走路。可是在长音的时候很多幼儿停不下来。于是在总结幼儿表现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注意长音的处理。

师:你听到音乐里长长的声音了吗?是灰太狼在干什么呀?

幼:听到了。灰太狼好像不走路了。

师:灰太狼为什么要停下来呢?

师:灰太狼走几步就要停下来仔细看一看前方的路,因为去羊村的路上有很多喜羊羊设下的陷阱,灰太狼怕掉到陷阱里,所以要停一停。小朋友一定要仔细听音乐里长长的音,可别掉进陷阱。

幼儿再次表演时听到长音都停了下来,生怕掉进“陷阱”。但是虽然动作跟上音乐了,可是表情一点都不像凶狠的狼。音乐表演不仅要合拍,扮演的角色的表情也应该到位。所以我和幼儿讨论如何表现出狼的表情。

师:灰太狼去抓羊时会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才能让喜羊羊害怕?

幼儿纷纷龇牙咧嘴地摆出各种凶狠的表情。

此时教师可以假装非常害怕的样子,并说着“哎哟!好吓人呀”,让幼儿感到满足和成功。

师:灰太狼去抓羊的时候必须摆出一副非常吓人的表情才会让羊羊们害怕。所以小朋友在学灰太狼走路的时候也要做出让人害怕的表情。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像灰太狼。

孩子们接下来的表演非常生动。

3.引导幼儿模仿羊羊们看到灰太狼时害怕的表情。

师:灰太狼快到羊村门口了,羊羊们会是什么心情?谁来学一学?

孩子们纷纷做出各种害怕的表情和动作。

(三)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二部分的音乐,扮演喜羊羊钉钉子、灰太狼敲门的情节。

1.引导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羊羊们钉门的动作。

师:喜羊羊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来阻止灰太狼进入羊村呢?我们来听音乐吧。

幼:钉钉子。

师:音乐里发出了叮叮当当的声音,原来喜羊羊要把门钉结实,不让灰太狼进来。我们也来学一学羊羊们钉门的样子吧。只有仔细听音乐,和里面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样才能把门钉结实哦!

孩子们随着音乐用小拳头模仿钉钉子的'动作。部分幼儿的动作没能跟上节奏,教师此时可以边哼唱第二段乐曲边做钉钉子的动作,以给幼儿清晰的合拍示范。

师:我发现有的羊羊用小耳朵仔细听着音乐,和音乐里的叮叮当当的声音一样,有的羊羊和音乐里的不太一样哦,门可是没钉结实,要加油哦!我们再来一遍。

大部分幼儿能合拍做动作。

(不要强求所有幼儿都能跟上节奏,只要尽力就好,因为合拍做动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幼儿的节奏感是在不断感知、表现音乐的过程中增强的。)

2.引导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灰太狼敲门。

师:羊羊们钉门的时候,灰太狼在做什么呢?

幼:灰太狼在敲门。

师:灰太狼来到羊村门口怎么做才有可能把门敲开?

幼:使劲儿敲门。

师:灰太狼要跟着音乐里的声音使劲儿敲门才行。我们听着音乐学学灰太狼使劲儿敲门吧。

幼儿扮演灰太狼随节奏使劲儿敲着羊村的门。

(如前,如果大部分幼儿不能随节奏敲门,可以引导幼儿再来一次。)

(四)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第三部分的音乐,表现羊羊们气走灰太狼的喜悦之情。

师:灰太狼进到羊村里了吗?我们来听音乐。

幼:没有!喜羊羊成功啦!

师:音乐听起来很高兴,看来灰太狼没成功。羊羊们怎么表达自己高兴的心情?可以做什么事情?

幼:羊羊们可以跳舞。可以冲着灰太狼高兴地笑、摆摆手。

师:谁来学一学?

有的幼儿独自跳舞,有的和伙伴拉着手跳舞,有的挥着手笑着。

师:灰太狼没能抓到羊,会是什么心情?

幼:非常生气。

师: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看出灰太狼非常生气?

有的幼儿又着腰、跺着脚模仿灰太狼生气的样子,有的跺着脚走开,还有的嘴里不停地哼哼着表现生气的样子。

(五)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角色,跟随音乐进行角色扮演。

1.引导幼儿进行第一次表演,教师观察、寻找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

师:我们听懂了音乐里的故事,现在我们要一起把故事表演出来啦!想当羊羊们的小朋友可以走到羊村里,想当灰太狼的小朋友请到狼堡里。一定要注意听音乐哦!

扮演灰太狼的幼儿伸出“狼爪”,展现出凶狠的表情随着音乐向前走,部分灰太狼忘记了长音处的停步不前。大部分灰太狼能随着音乐节奏使劲儿敲门,最后灰太狼离开时有的幼儿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扮演喜羊羊的幼儿能表现出狼靠近时害怕的神情,有的蹲在地上不敢起来,有的捂着自己的脑袋不敢看。羊羊们钉钉子时,有的羊羊一着急没随着音乐的节奏钉钉子,钉得比较快。最后胜利时的庆祝环节,羊羊们充分表现出了欢快的情感,有的在一起跳舞,有的得意地向离去的灰太狼挥手说着“抓不着吧” 。

2.和幼儿分析讨论第一次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幼儿再次自由选择角色,进行第二次表演。

师:刚刚小朋友们表演得真棒!灰太狼演得太像了,真是吓到了羊羊们,它们都不敢看你们呢。就是有的灰太狼好像掉进了陷阱里吧?怎么回事呢?

幼:在长音的时候没有停下来看路,就掉下去了。

师:对啦!所以灰太狼以后要注意哦!我还发现有的灰太狼没抓到羊好像一点儿也不生气呢。你们没抓到羊到底是什么心情呀?

幼:生气。

师:哦!原来还是生气的。那一定要把生气的样子表演出来哦!让我们都看到。

师:羊羊们表演得也特别好,一开始是害怕的样子,最后高兴的样子表演得都很棒,而且每个人的动怍都不一样呢,害怕的样子也不同。(此时教师可以模仿几个幼儿刚表演的害怕和高兴的动作。)不过,我发现有的羊羊钉门的时候没有钉结实,怎么才能钉结实呢?

幼:听着音乐里的叮叮声。

师:对啦!我们再来表演一遍吧,看看哪个羊羊把门钉得最结实。

幼儿依旧对表演热情高涨,有的幼儿选了另一个角色,有的幼儿没有换角色。大多数幼儿都能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每段音乐的特点。

三、尝试看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一)听声音猜乐器,引出小乐器。

教师将乐器放在背后,依次演奏三种乐器,让幼儿猜猜是什么乐器。

师:小朋友表演得真好!小乐器也想参加表演,我们听一听谁来啦?

幼儿都较为快速地猜出来了。

(在演奏前需要让幼儿辨别乐器的音色,以为每段音乐选择适宜的乐器。这三种乐器幼儿非常熟悉,在以往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探索、操作过很多次,例如探索同一个乐器可以发出多少种声音等,所以我采取让幼儿听声音猜乐器的方法引出乐器,强化幼儿对乐器音色的感知。)

(二)教师和个别幼儿操作乐器,选择每个乐段适合的乐器。

师:哪个小乐器的声音像是灰太狼的走路声?教师依次演奏三种乐器,让幼儿倾听选择。

幼:手鼓。

师:为什么呢?

幼:手鼓的声音重重的,像灰太狼走路。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拍手鼓,验证这个乐器是否适合。

师:哪个声音像是喜羊羊钉门的声音?

教师再次演奏三种乐器。

幼:打棒。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打棒的铛铛声像钉钉子的声音。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敲打棒,验证这个乐器是否适合。

师:羊羊们非常高兴可以用哪个小乐器呢?

幼:串铃。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串铃的声音长长的,很高兴。

此时,教师请一名幼儿摇串铃,验证这个乐器是否合适。

(由于三种乐器幼儿非常熟悉,此处省去幼儿自由探索乐器环节,采取教师和个别幼儿演奏乐器的方法来选择,以使教学环节更加紧凑。)

(三)引导幼儿看教师指挥进行乐器演奏。

1.让幼儿听着音乐《快乐的森林》,自由选择乐器。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排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去取自己喜欢的小乐器吧。

幼儿听着音乐变成一队,绕着圆圈每人选取一个喜欢的乐器,之后,拿着小乐器走到摆放相应乐器图片的区域坐下。

2.教师指挥幼儿进行乐器演奏。

手鼓组的幼儿演奏第一段音乐,打棒组演奏第二段音乐,串铃组演奏第三段音乐。

3.听着音乐《快乐的森林》送回乐器,自然结束。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9)

活动内容:

妈妈的菜蓝子活动目标:

1、通过比赛讲述蔬菜种类,让幼儿感受到秋天是蔬菜丰收的季节。

2、了解荤菜与素菜的合理搭配:荤菜少吃,素菜多吃。

活动准备:

幼儿画的各种菜,菜篮子等。

活动过程:

一、蔬菜火车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我们在中班的时候认识了许多的蔬菜,绿叶的菜,现在大班了,讲讲我们新认识了哪些蔬菜!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B:青菜、青菜上来了!

A:我的火车就要开,蔬菜、蔬菜快上来!

C:萝卜、萝卜上来了!

3、统计每一组一共讲了几种蔬菜。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数数。

二、帮妈妈买菜

1、妈妈每天都要买菜的,想一想妈妈的菜篮子里除了蔬菜还有什么菜?为了全家人的健康,今天妈妈叫我们去帮她去买菜,你会怎么配菜?

2、幼儿自己选择各种菜,并贴在菜篮子里3、统计自己的菜篮子里买了哪些菜,荤菜有几种,蔬菜有几种。

三、比谁配的菜最有营养。

1、看看有这么多的菜篮子,你们知道谁的配的菜最有营养吗?

2、还记得保健老师说过什么吗?(荤少、素多)3、那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哪些菜配的有营养,哪些菜配的营养不合理?

4、这里有两篮菜,一个荤菜有1种,素菜有4种,另一个荤菜有2种素菜有6种,哪个更有营养呢?为什么?

5、让我们一起去问问保健老师吧!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10)

小动物走

活动目标:

1.熟悉律动音乐,初步学习有节奏地模仿小动物的走和叫。

2.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工整替换的方法,创编出不同动物模仿的动作和叫声。

3.愿意参与创编活动,初步知道说的和做的应与别人不一样,体验创编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动物走》。

2.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苹果》。

1.教师弹前奏,让幼儿说出歌名。

教师:听听看,这是什么歌?

2.让幼儿听琴声边做动作边演唱,教师提示幼儿按乐句做动作。

教师:我们一起边唱歌边做动作。

(二)引导幼儿学习并模仿小鸡的动作。

1.教师用投影仪出示幼儿用书中《小动物走》图中的小动物,引起幼儿模仿的兴趣。

教师:有一个小动物要和我们做游戏,它是谁呀?

2.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模仿小鸡走。

教师:小鸡是怎么走来的?

3.教师将幼儿的模仿动作提炼成有节奏的动作,让幼儿自然地模仿。

4.教师一边听教师用慢速哼唱音乐,一边坐在座位上练习一拍一下地做小鸡走的动作。

5.教师请幼儿到中间找空位站好,教师扮演鸡妈妈,幼儿当小鸡,创设小鸡学本领的情境,让幼儿听琴声练习鸡走的动作。

教师:小鸡们,和妈妈一起去找虫吧!走路的时候要注意找空地方!

6.教师引导幼儿在每一乐句的后半句加上鸡叫的声音。

教师:小鸡找到了虫子,高兴地叫起来。小鸡是怎样叫的?

7.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小鸡走和叫,每个乐句前半句走两步,后半句叫两声。

8.反馈、观察个别幼儿合拍地动作,全体幼儿听音乐模仿小鸡的动作。

(三)创编其他动物的模仿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迁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创编。

教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学本领啦?它们是怎么走的?怎么叫的呢?

2.个别幼儿提出小动物的名称,教师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创编这一动物走的动作和叫声。

3.教师鼓励幼儿接纳同伴的创编,为同伴的发言拍手。

4.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做刚才创编的动作,教师用体态、动作提示幼儿合拍地做动作。

5.教师出示动物形象,引导幼儿选择2~3种小动物,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模仿小动物的顺序。

6.幼儿连续模仿2~3种动物,每一遍音乐模仿一种动物。

7.再次随音乐模仿小动物走,在间奏时,教师用语言或动作提醒幼儿要模仿的形象,提醒幼儿做好准备。

活动延伸:

游戏活动:幼儿熟悉律动后,可将韵律活动发展成打击乐活动,引导幼儿将模仿动作转化为身体动作总谱进行乐器演奏。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11)

会跳舞的彩色布条

活动目标

1.在做做、跳跳、画画、学学、编编等活动中,感受民族音乐的快乐情绪以及乐曲所表达的多姿多彩、彩绸飞舞的热闹情景。

2.能根据音乐,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组合舞蹈动作,尝试表现音乐中的对话情节,从中体会合作、交流的愉快情绪,体验艺术活动的快乐。

3.选择适当的位置和空间大胆地进行活动。

活动准备

1.彩色布块、布条、剪刀若干,笔、方块纸若干,打击乐器鼓、钹若干。

2.《红绸舞》的音乐带以及录像片段、课件(表示音乐结构的图谱)。

3.幼儿已学会秧歌十字步的基本动作。

活动过程

1.玩玩做做,感受绸带的飘逸

每人拿一块布块和一条布条,让它们跟着音乐跳起来,比一比谁跳起来更漂亮。

(这个环节师幼一起随音乐节奏边跳秧歌十字步边自由挥舞布块和布条,并相互交流动作,调动了幼儿的情绪。《红绸舞》的音乐民族风味浓厚,与跳秧歌十字步相辅相成,使幼儿感受到了布条的飘逸荚,有的孩子情不自禁地说:布条比布块跳舞更漂亮,好像在飞舞。为下面的舞蹈动作的探索做了铺垫。)

师:你能把布块变成布条吗?

(在量一量、剪一剪的探索过程中,幼儿两两协作,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享受了自制道具的乐趣。)

2.跳跳画画,探索绸舞动作之美

师:你的彩色布条在空中挥舞可以画出什么图形呢?可以两人合作,帮助你的好朋友将布条舞出的图形画出来。

教师将幼儿画有不同图形的记录卡贴到黑板上,并鼓励大家随幼儿的回答逐一模仿。

(此环节我让幼儿探索绸带的动作,并以简单的线条和图形来记录舞蹈动作,因为孩子们有不同的挥舞方法,所以就能画出各种不同的图形,有的孩子画了大圆,有的画了螺旋形,有的画了蛇形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创新能力,使幼儿真正体验到了艺术活动的快乐。)

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舞蹈也用绸带作道具的?你能加上身体动作跳绸带舞吗?幼儿结合绸带舞的动作,探索身体动作,创编绸带与舞步结合的动作。

(这个环节是个重点,对于大班孩子来说,已学过秧歌舞等用绸带作道具的舞蹈,使得幼儿创编的动作更加符合音乐特点。同时,老师以向幼儿学习的形式来优化动作,以跳舞娃娃的简图记录幼儿的动作,并组织幼儿随音乐节奏从练习单个动作到交替练习几种动作。在练习中,老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表现,对孩子感受、理解音乐特点有很大帮助。)

师:绸带舞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舞,表演动作多姿多彩,你想学一学吗?

(放《绸带舞》的录像)

(在舞蹈活动中,幼儿舞蹈动作的获得都采用先试后导的方法,老师先尊重和肯定幼儿的想法和创造,接受他们的表现方式,再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一起分享着创造的快乐。观看录像丰富了幼儿的舞蹈动作,有的绸带画八字形,脚跳,小跑步;有的左右交替甩绸;还有的绸带上下画曲线,脚跳起,像翻滚的波浪。老师又问孩子们:想不想再跟着录像连起来跳一跳?孩子们兴奋不已,为后面的完整创编作了销垫。)

3.听听说说,完整感知《红绸带》

师:有一首乐曲也讲了跳绸带舞的故事,我们一边休息一边听,乐曲共有几句呢?

(在听音乐时,老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节奏做动作,孩子们在老师的提示下很自然地在换乐句时换动作。老师也可以问孩子们:我们换了几个动作?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结构。)

出示图谱,师:这张图谱表示这首乐曲,你发现了什么?你看着图谱再听一听,一共有几句?结合图谱,进一步辨别音乐结构。

(每一条光标随着音乐的播放按乐句逐渐出现)(让幼儿完整感知音乐,是一个逐渐提高要求的过程。老师利用动画图谱,将音乐结构直观表现出来,使幼儿在一次次探索中自主得出结论有六条。)

师:请你们仔细听音乐的第三句,你觉得人们好像在干什么?再听一听第五句呢?

(教师分别在钢琴上弹出舞曲的第三句和第五句,让幼儿感知音乐的对话情节)

(这个环节中,老师以不同的强度和音色弹奏音乐的第三乐句和第五乐句,帮助幼儿感知音乐的对话乐句,有个孩子说:你说一句,我说一句,好像在对话,可能是在交替跳舞吧。当老师追问:交替跳了几遍?你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他邀请旁边的小朋友交替跳同一个动作。老师可以随音乐节拍让大家集体练习某个幼儿编出的动作,以鼓励幼儿利用动作去感知音乐的对话节奏型,感知音乐的结构特点。)

4.编编跳跳,完整表现舞蹈

师:绸带舞有很多漂亮的动作,我们根据音乐编个舞蹈吧!

(鼓励幼儿听音乐尝试组合动作)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给了孩子自由尝试创编的机会,并观察幼儿的尝试,有的孩子将刚才大家创编的绸舞动作编进舞蹈里,也有的孩子自己组合创编舞蹈动作,还有的孩子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着自己的动作。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随着音乐节奏欢快地跳着。)

互相交流,师:你是怎么编的?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跳这些动作呢?

(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在尝试和交流中获得自由表现和创造的快乐。交流时,老师按幼儿讲的顺序,以跳舞娃娃的简图帮孩子记录动作,并放在相应乐句下。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根据讨论出的动作顺序听音乐完整表演舞蹈。)

师:你还知道哪些绸舞的动作,可以怎样呢?幼儿听音乐自由创编。(本环节老师鼓励幼儿自由组合动作,只要符合音乐节拍、音乐结构即可,给了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情感的空间,使幼儿在尝试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动作的组合可以有许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编排,同时引导幼儿去求异和创新。)

师:我们找个空地方和好朋友一起跳一跳自己的舞蹈吧!

小结:绸带舞是我国的民间舞蹈,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在大街小巷都要剐k绸带舞表示欢庆,你还看到什么表演也表示欢庆呢?

(这个环节给了幼儿与同伴交流情感的机会,培养了幼儿在有限空间活动的能力,进一步满足了孩子们的探索、创新的需要,激起幼儿浓厚的兴趣及表现的欲望。老师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第三句和第五句的对话情节,孩子们微笑着用眼睛注视着对方,有序地用舞蹈动作对答着,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同时,老师和幼儿可以随音乐讨论配器方案,奏一奏鼓、钹、锣等打击乐器,增添热闹的气氛,此环节可以放到延伸活动中进行。)

幼儿园的音乐教案设计(篇12)

目标:

1、尝试用重叠的方法画出景物,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体会布局的变化。

2、大胆表现自己见到过的粮食丰收的景象。

活动准备:

1、已经观察过水稻丰收的景象。

2、绘画用具:水彩笔,纸。

3、表现丰收的照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回忆与欣赏。

1、师启发幼儿回忆在田野里看的粮食丰收的景象。“我请几位幼儿来说说你看到的景象。”

2、教师出示田野里粮食丰收的照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二、讨论交流。

1、师:“我们已经看到过粮食丰收的景象,也看到过丰收的照片,那么如果让你来画,你觉得画什么可以表现粮食的丰收的情景?(丰收的田野、运粮忙、收割稻子……)

2、师提出作画要求:粮食丰收的画面一定要画上粮食,可以重叠画景象,但可以不画人。

三、自由创作绘画。

1、幼儿自由创作画画。

2、教师启发幼儿:远的景物要画的小一点,近的景物要画的大一点,排列要有疏有密。

3、师提醒幼儿要注意各种颜色的相互交叉,搭配。

四、相互评价。

1、师请幼儿相互看看画面是不是体现了丰收。

2、对于敢大胆创作,体现个性化的幼儿进行表扬。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54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