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学设计 >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2-11-01 赵老师教案网

[教案分享]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谁钓的小鱼多之一。

教师作为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一般会被要求有写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分享]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谁钓的小鱼多之一”希望对您的教学和生活有所帮助。

中班数学活动:谁钓的小鱼多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形成,知道5个添上1个就是6个。

2、理解6代表的实际意义,并认读数学"6"。

活动准备:

1、《我的数学》第12页。

2、相同的小鱼若干,每个小鱼上固定一个回形针。

3、每名幼儿一个带有磁铁"鱼竿",3~4个塑料盘做的钓鱼池。

活动过程:

1、出示钓鱼竿及鱼,引起幼儿兴趣。

--请幼儿分组钓鱼。

--提出钓鱼的要求:每个小朋友钓6条鱼,钓完后,数给老师看。

--请幼儿给其他幼儿数一数自己钓到的鱼。

2、出示数字6,说说6像什么?认读数字6。

3、翻到《我的数学》第12页,看看谁钓到的鱼是6条,把它圈起来。

课后分析:

幼儿只对小鱼有兴趣,忽略小鱼的数目。

活动延伸:

利用餐前游戏、户外活动时间,建议幼儿玩结伴游戏。提醒幼儿互相合作、遵守规则,不能自顾自或违反规则。

编辑推荐

课件精选: 大班音乐小鱼钓猫教学设计反思其七


作为一名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怎样才能将教学设计写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课件精选: 大班音乐小鱼钓猫教学设计反思其七”,仅供您在教学和学习中参考。

活动名称:

小猫去钓鱼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学唱歌曲小猫去钓鱼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小猫的胸卡、钓鱼竿、小鱼、水桶、PPT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看看、说说小猫去干嘛(观看PPT)---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谁来了?(出示小猫拿鱼竿PPT)----是小猫,我们一起来跟小猫打声招呼。

-----仔细看看,小猫手里拿着什么呀?它要去干什么呀,谁来猜一猜?

二、欣赏歌曲前半段,初步感受歌曲旋律,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边唱边表演小猫去钓鱼

师表演一遍。(小幅度做动作)----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啊,原来小猫去钓鱼了,小猫呀一边钓鱼一边唱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猫唱了什么。

2.帮助幼儿回忆理解歌词。

-----你们听到小猫去干什么了?(钓鱼)-----小猫去钓鱼!歌里怎么唱的?试试!(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小猫有没有钓到鱼啊?

-----那它钓到的鱼多吗?歌曲是怎么唱的?(唱: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我们再来听一听!(师唱:小猫去钓鱼、小猫去钓鱼、钓呀,钓呀,钓了许多鱼)3、教师再次边唱边表演。

-----小猫钓了真么多的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唱,好不好?

-----唱的真不错!小猫钓了许多鱼,那到底钓了多少呢

三、欣赏歌曲后半段,学习说唱部分。

师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许多鱼,到底钓了几条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啊?真的吗?我们再来数一数。(重复说唱部分)------原来小猫一共钓了5条鱼,那小猫每一次钓都只钓上来一条鱼吗?

哦,小猫有一次钓上来了两条鱼呢!我们一起来念一念!(指着课件一起念三条四条钓上来)

四、完整演唱歌曲。

-----小猫钓了这么多鱼,真开心!我们一起来完整的唱一唱,好吗?(图谱)-----小猫的本领可真大,钓了这么多的鱼,我们一起来学小猫钓鱼好不好?聪明的小猫找一个空一点的地方站,小手拿着鱼竿,准备好了吗?

(师幼一同表演唱)------小猫们唱的真好,钓了这么多鱼,我们回家吧!(请幼儿回座位)

五、音乐游戏。(巩固歌曲,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讲解游戏玩法。

-----老师来当小猫,谁来做小鱼呢?哦,你们都来做小鱼。

-----等会儿我要来钓鱼的,我的钓鱼竿掉到哪条鱼,你就跑到我的后面来,拉着我的衣服,跟着我回家。我来钓第一条鱼,试试看!三条四条钓上来,哦,你们都喜欢我,要跟我回家。第五条鱼钓上来。

2.第一遍游戏。

----我要出发罗!小鱼们一起唱歌哦!声音要甜甜的。

-----小鱼钓上来了,我们站站好!

----我们看看是不是钓上来了5条鱼。第一条是哪条鱼,第二条?(请幼儿按顺序排好队)一起来数数是不是5条鱼!下面的小鱼谁帮忙数得好一会也请他来做游戏。(数数)是不是5条鱼都钓上来了?(是)好,小鱼小鱼快快回家,和你们的好朋友在一起。

3.第二遍游戏。

-----小猫的肚子又饿了,我要出发钓鱼了,这一次,我要钓的唱歌好听的鱼宝宝,哪条小鱼嘴巴张得圆圆的,声音甜甜的我就去找他做朋友。准备好了啊。

4.第三遍游戏:再请名幼儿做小猫。

-----还有谁想来试试?(请一名幼儿)这一次,我们把所有的小鱼都钓上来行不行?

我们一起去钓鱼啦!(钓至五条鱼时,所有的小鱼钓上来)都钓到鱼啦!小鱼们跟着小猫回家去吧!

教学反思:

由于幼儿大班的孩子无法做到注意力集中40分,因而教学中设计了中场游戏让学生恢复体力和精神。

从整节课来说,教学中我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激励式评价,如通过表情(如微笑)、手势、肢体接触、小奖品等多种形式表扬或提醒学生,控制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课件必备]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平均分配之一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栽培者,教学时需要的教学设计需要制定好。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必备] 中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平均分配之一”,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活动思路:

本活动源自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我的数学》。在进行等分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都能够通过操作完成要求,为了进一步巩固.经历按数量平均分配物品的活动过程,感知生活中平均分配的现象,把此活动安排在孩子对等分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在主题进行越来越深入的过程中,我们还将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进一步让孩子玩各种各样的平均分配游戏。

活动目标:

1.经历按数量平均分配物品的活动过程,感知生活中平均分配的现象。

2.在游戏中初步感受平均分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糖果、积木若干。

2.学具准备:糖果若干;小狗、骨头、大象、香蕉图片若干。

3.《操作册》第6册第49—50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听口令跳圈。场地上画4—6个圆圈,幼儿在线上那个音乐走线。当教师说:“跳圈圈,抢圈圈,x个小朋友挤圈圈”时,小朋友们开始站圈圈。每个圈中只能允许前x名幼儿留下,然后数数一共圈住了多少个小朋友。游戏可反复进行。

2.集体活动。

①学习平均分配。

创设情境:小猴过生日。猴妈妈有一对双胞胎猴宝宝,今天是它们的生日,猴妈妈买回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怎样分才公平呢?

请幼儿翻开第6册《操作册》第49页,请幼儿数一数有几个桃子,如果将这4个桃子分给两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桃子一样多,该怎么分?幼儿尝试分桃子,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小结: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叫平均分配。

②幼儿练习平均分配。

教师:哇,来给小猴庆祝生日的客人可真多,我们先给客人上点心吃吧。

将幼儿成若干组,每组每组5人,每组幼儿一盘15颗糖果,要求每组中每个小朋友分的糖果一样多,看看怎么分(可每个幼儿先发一颗糖,直至发完后每个幼儿分得几颗糖果。)

3.游戏活动。

教师:客人们想用积木为小猴兄弟拼搭生日礼物来表示祝福,我们把积木分给他们吧。

游戏“分积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5人,再将积木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积木数量不同,单每小组积木总数要能被5整除。让幼儿在平分积木的过程中感受平均分配。

4.分组活动。

教师:宴会开始啰,小朋友快给每组客人配送不同的食物吧。

第一组:小狗吃骨头。将18根骨头平均分给6只或9只小狗。

第二组:大象吃香蕉。将20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或5只大象。

第三组:小兔吃萝卜。做《操作册》第6册第50页的活动“萝卜丰收了”。

5.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活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6册第49—50页的活动。

2.平均分配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进行,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学习平均分配,感知平均分配的现象和结果。

活动提示:

本次活动只要求幼儿初步了解平均分配,不涉及到除法概念。

生活中的数学:

1.完成《作业纸》第6册第97—100页的活动。

2.让孩子经常给家长分发食品、碗筷等,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平均分配现象。

[教案分享] 中班数学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其一


教师作为学生前行的引导人,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般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分享] 中班数学有趣的拼图教学设计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拼、讲讲,了解图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复习对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认识。

3、能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画的一条小河,中间摆放颜色各异,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纸片2、图形拼图材料、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相框、一封信。

3、图形变变变ppt、4、人手一份"有趣的拼图"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情景引入:过河

1、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动物幼儿园去做客,好,我们开着火车出发吧。

哎呀,前面有一条小河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怎么办呢?这些石头是什么形状的?

2、我们踩着小河里的石头过河吧。

提出过河要求:

(1)每一步都要把石头踩稳,小心不能掉进"河"里。

(2)过河时要看清楚你踩了哪些形状的石头?

二、做客(一)完成任务:

1、动物幼儿园到了,大家找个地方坐下来。

提问:你刚才是踩着什么形状的石头过河的?

2、读信:小动物们外出了,请小朋友完成一个任务后能得到拼图的礼物。

3、出示图形拼图,提出要求:把图形拼图通过拼拼,摆摆,把它们变成长方形、圆形或者是三角形。

4、幼儿操作,讲述:你用了几个小图形变成了什么?

5、出示相框,请幼儿把刚才拼出的图形放入相应的图形相框中,给幼儿再次练习的机会。

(二)增加难度:让幼儿用不同的.图形拼出物体先让幼儿观看ppt,然后进行操作活动。

三、获得礼物后带上礼物回家。

1、动物幼儿园的老师送给我们的是动物拼图,猜猜是什么动物?

2、在拼图前数一数:有几块拼图?

3、让幼儿合作进行拼图。每人能得到一份拼图礼物。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图形的变换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图形的变换”,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活动目标: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一块小黑板),这块板前后有东西吗?(没有)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一个小魔术!看看这块板等会变出什么!准备:(魔术变变变,哟!看看后面,再看看前面,变出了一个"机器人")对!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3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11个,三角形7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小朋友说得非常棒,所以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静静地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家长和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和家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家长和幼儿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音乐)、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图形的变换课后反思本次的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这节课"图形的变换"比较新颖,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特别课前准备充足,通过变魔术,送礼物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整堂课,幼儿学得开心之余又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各家长的配合下,顺利地完成我的要求。

通过上课,发现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把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我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甚至叙述和操作有点不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活动内容“图形的变换”所选取的各种图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活动过程中,出示不同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进而在机器人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征。活动方式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通过课前准备充足及幼儿的探索观察,大胆操作动手发现图形之间的不同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应用七巧板,组合各种生动形象。幼儿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观察推理,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的自己的看法,通过猜测再进行动手操作验证。整堂课,幼儿兴趣较大并在操作中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本次活动能够较顺利完成活动设定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同时本次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偏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表达过于随意简单。

3、引入环节时间偏长,出现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因条件限制,未能充分利用课件进行具体细致地示范引导。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教案参考」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谁大谁小(经典版)


教师作为文明之树的培育者,教学时就要用心制定好教案设计。教学设计每学科都不一样,但都有一个基本要求,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想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是该如何写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案参考」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谁大谁小(经典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2.懂得运用大于号和小于号。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可逆性。

二、活动准备

画有〈〉符号卡片两张、110数字卡一套、苹果卡片三张、桃子卡片两张、粉笔三支、铅笔一支、练习题每人三张。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认识大于号和小于号。

1.教师边出示和的卡片,边说:今天老师带来两个好伙伴给你们认识,你们认识他们吗?

2.教师出示大于号

(1)教师:它叫大于号,开口向左,跟着老师念: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31,读作三大于一,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大于号,开口向着大数笑。

3.教师出示小于号

(1)教师:它叫小于号,开口向右,跟着老师念: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2)教师举例:在黑板上写出24,读作二小于四,跟着老师再念一遍,小于号,尾巴对着小数翘。

(二)学习和的实际运用并进行可逆联想.

1.出示图片,教师引导幼儿说出比较结果。

苹果是三个,桃子是两个,3比2大,所以32

桃子是两个,苹果是三个,2比3小,所以23

2.出示3支粉笔,一支铅笔进行比较。

粉笔是三支,铅笔是一支,3比1大,所以31

铅笔是一支,粉笔是三支,1比3小,所以13

(三)练习题每人三张,一张填物体的数量,两张填上数量并填和,巩固对、的认识和运用。

(四)教师在黑板上出示数字卡片,请幼儿填和。(从实物之间的比较过渡到数目之间的比较,幼儿逐步理解大于和小于的实际意义并学会正确使用)

「教案模板」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之一


作为一名照亮学生前方道路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若要写好一篇教学设计要怎么做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案模板」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长度守恒,对量的守恒感兴趣。

2、在尝试与比较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发展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培养幼儿小心验证的科学品质。

(二)经验准备:会使用自然测量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它们一样长吗?(初步感知长度的守恒)

①出示2条长度相等的毛线,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

②将其中一条线摆放成S形,现在这两条线一样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根据幼儿讲述进行演示、比较),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长度的守恒。

③出示例图,这两条线一样长吗 (排除箭头干扰) ? 你是怎么知道的?如幼儿意见出现分歧,借助测量工具(火柴或小棍)来验证。(培养幼儿验证的习惯) 原来有时候眼睛看到的并不准确,我们还是要认真仔细地比较、检查一下。

2、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长度的守恒(工具:毛线火柴)

①教师讲解要求:任选一张图,比较图中2条线的长度是否相同。(可借助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根据线条不同,选择合适的工具)

②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③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测量过程。

3、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测量过程。

A B C D

④小结,帮助幼儿理解长度守恒。

4、拼搭火柴(毛线),巩固长度守恒

①讲解要求:利用相同数量的火柴棍(相同长度的毛线),拼搭出不同线形。

②幼儿自由拼搭,利用双面胶将火柴(毛线)粘在白纸。

③幼儿自由交流。

5、延伸活动:利用不同材料,组合拼搭出长度相等的不同线形(如毛线的曲线和火柴的折线)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xuesheji/38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