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几何图形一篇。
作为一名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般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在写自己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教案]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几何图形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的:通过集合与计数的练习,使幼儿逐步形成集合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画一个大圆圈,圈下面连接两个正方形,将几何图形卡摆在图的下面,
2请幼儿在左边方格内任意放一张颜色的特性卡,在右边方格内放一张集合图形卡。
3让幼儿在几何图形卡中寻找既要与颜色特性卡的颜色相同又要集合图形特性卡的形状相同的几何图形卡放入圆圈内。
4让幼儿反复练习,变换颜色特性卡和集合图形卡特性卡,
幼儿操作:1请幼儿看一看画面上都有什么形状的东西?他们分别是什么颜色?让我们数一数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东西各有多少?
2让幼儿仔细观察后,请小朋友站起来,老师问让幼儿回答?说得正确后,在书上把相应的数字圈上。
游戏过程:给小朋友拿上老师事先准备好的东西发给小朋友,请幼儿自由到外面活动,老师说小雨了,请小朋友回到教室里,做好然后数一数自己身边又几个小动物。
然后老师在说“雨停了”请小朋友穿相同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到教室外活动。然后数一数穿一样衣服的小朋友一共有几个。
编辑推荐
[2022课件]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学设计反思一篇
作为一名优秀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是教师确定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2022课件] 大班数学创新图形组合教学设计反思一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抽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们思维较活跃,基本上已能够理解图形的典型特征,同时能进一步理解图形之间较复杂的组合关系。他们开始对识别重叠图形感兴趣,并能运用点数的方法,尝试找出几何图形的个数。为了加深幼儿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帮助幼儿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幼儿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我们设计了一套大班数学学具《图形变变变》。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各种图形的特征。
2、根据图案统计出相应图形的数量,并会用各种图形拼出多种图案。
3、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4、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5、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根据平面图形的特征,辨别组合图中的图形,进行计数,增进对图形的认识。
难点:会根据各种图形的特征拼出各种图案。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机器人拼图一份;学具:每人一套几何图形(有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知识准备:已认识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不说话》。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图形宝宝,小朋友想不想看他们都是谁呀?
幼:想。
(三)展示各种图形卡片。
1、例正方形。
(1)、师: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哪些特征?
(2)、师幼共同讨论,老师小结,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一样长(相等),有四个直角。
(3)、老师出示正方形卡片,让幼儿亲自摸一摸。
2、依次出示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图片。师幼共同小结:
(1)、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2)、圆形有边没有角,像个盘子。
(3)、长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3、认识图形。
(1)、老师单独出示各种图形。
(2)、集中出示不同图形。
(四)出示机器人,找出图案中的不同图形,并进行计数。
1、教师出示机器人图案,提问:
(1)这是什么图案?上面有哪些图形组成?
(2)、那个小朋友能亲自上台找一找图形?
2、老师说图形名称,让幼儿找一找。
3、师幼共同说出每个图形有几个?
4、老师再一次总结不种图形的特征。
(五)、老师逐步出示各种图案,让幼儿自己观察,说出每个图案是有哪些图形组成的?各有多少个?
1、大树 2、小房子 3、小花
4、太阳 5、小鱼 6、小鸡
(1)、逐自出示一遍,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图案,有哪些图形组成,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
(2)、集中展示。
(3)、鼓励幼儿粘出不同的组合图形或其他的图形。
(六)、幼儿拼图,老师巡回指导。
(每一组幼儿准备各种图形若干,请他们根据自己的意愿组合不同的图案。)
(七)、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1、介绍自己的作品名称是什么?
2、作品都用了哪几种图形?
3、各用了几个?
(八)、老师小结:
1、小朋友用不同的图形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好不好玩?为什么?
幼:自由回答。
师: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图形变变变》。
2、再一次集中出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并说出他们的不同特征。
教学延伸:
小朋友,老师现在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下去以后,我们在教室里,校园或家里边找一找哪些物体也是这些形状的,再上课的时候,我们比一比看一看那个小朋友说得最多?
(让数学图形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说出相应的图形名称,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并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活动过程中,老师先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幼儿辨认小结不同的图形特征,再集中展示。又在机器人的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又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的特征。整节课程,思路清晰,设计完整,气氛活跃,效果较好。
但还有太多的不足之处:1、ppt课件的制作不熟悉,方法老套。2、语言不够亲切,缺乏亲和力。3、幼儿动手操作粘贴时间较长。4、缺乏了鼓励孩子的语言。5、启发幼儿动手操作练习之间没有衔接的语言。
[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图形的变换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师,要学会写出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分享] 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图形的变换”,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活动目标:
l、在图形的反复变化中,训练幼儿思维,提高操作能力。
2、通过让幼儿反复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变化操作,引导幼儿发现图形之间可以相互变化,转换,它们可以变出不同的数量的各种图形。
3、培养幼儿利用各种图形组合成各种物体的情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拼成一幅画(机器人)。
2、学具:每人一套各种图形的纸,放在信封中。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吗?(教师拿出一块小黑板),这块板前后有东西吗?(没有)现在,老师跟你们玩一个小魔术!看看这块板等会变出什么!准备:(魔术变变变,哟!看看后面,再看看前面,变出了一个"机器人")对!漂亮吗?你们喜欢吗?那你看一看机器人是由什么拼成的。"由图形拼成。"好!下面我们就来做有关图形的游戏。
(二)基本部分:
第一次尝试活动:观察、思考。
l、请小朋友动脑筋,仔细观察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由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组成。)
2、每种图形各有多少个?(圆形6个,半圆形3个,正方形2个,长方形11个,三角形7个。)第二次尝试活动:用折纸游戏,看图形的变化。
1、发礼物:小朋友说得非常棒,所以老师要奖励奖励你们。每位小朋友一份礼物(发学具),我知道大家都想看看袋里面装的是什么礼物,好,下面就请你们静静地自己打开小信袋(里面出现多种颜色的图形)。你们喜欢不喜欢呀?("喜欢!")这些小图形呀,它们还有魔力呢,只要你用手折一折,它还会变成其它形状呢,不信,请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来试一试。
2、操作:动手动脑,感知图形变换。
(1)请家长和幼儿动手变一变(折纸)。
(2)请幼儿和家长说说变化的结果:
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圆形――变成了半圆形、扇形。
长方形――变成了三角形,还有正方形。
(三)结束部分:
五彩图形妙趣横生:小朋友,这些小图形好玩吗?(好玩!)那我们再把它贴在白纸上它还会变成一幅精美的粘贴画,把这些画献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吧。家长和幼儿共同享受动手制作的快乐。(音乐)、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同爸爸妈妈找一找,你家里哪些东西是你认识的图形。
图形的变换课后反思本次的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这节课"图形的变换"比较新颖,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特别课前准备充足,通过变魔术,送礼物的形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整堂课,幼儿学得开心之余又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各家长的配合下,顺利地完成我的要求。
通过上课,发现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把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我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甚至叙述和操作有点不符。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总体来说比较满意,活动内容“图形的变换”所选取的各种图形,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图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圆形。活动过程中,出示不同图形,让幼儿辨认图形特征,进而在机器人图案中辨认计数,最后通过拼图来进一步掌握图形特征。活动方式适合本年龄段幼儿发展特点,幼儿学习起来比较有兴趣,通过课前准备充足及幼儿的探索观察,大胆操作动手发现图形之间的不同变换,并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应用七巧板,组合各种生动形象。幼儿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观察推理,积极开动脑筋大胆发表的自己的看法,通过猜测再进行动手操作验证。整堂课,幼儿兴趣较大并在操作中发挥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本次活动能够较顺利完成活动设定目标,达成效果较好。
同时本次实际教学中也存在备课中未考虑到的问题:
1、孩子的操作能力估计得太高,孩子操作时间比预期的偏长。
2、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薄弱,不能把操作过程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出来,表达过于随意简单。
3、引入环节时间偏长,出现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4、因条件限制,未能充分利用课件进行具体细致地示范引导。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在不同的图案中找出不同的图形学会计数。再通过自己动手拼图,更加进一步掌握了图形的特征。
课件范本: 大班数学图形认知教学设计反思(篇一)
作为一名优秀引领学生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想要写出一篇教学设计咋写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课件范本: 大班数学图形认知教学设计反思(篇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图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活动难点
大胆的使用剪刀分割图形
活动过程
1(1)教师出示圆形,问小朋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图形?(圆形)
在你的桌子上找出和老师一样的图形举起来。
(2)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老师用圆形给你们变个魔术。(老师用剪刀把圆形分成两个半圆)睁开眼睛看一看,老师把圆形变成什么样了?
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变的吗?(教师示范剪的方法:先将圆形对折,然后沿着折线剪开)
(3)试一试,把你的圆形也变一变吧。
(4)把你剪开的图形再拼成圆形吧。
2.三角形的分割方法同上。
活动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还在想我要不要帮小朋友把图形上的线折好先,因为我怕他们圆形对折折不来,后来想想还是没有折,孩子们开始折的时候我就对着看,他们折的非常好不是我想象的,当他们剪出两个半圆的时候可开心了,我让他们在拼回去的时候,他们竟然发现了两个半圆快合到一起的时候像一个嘴巴。有人说又像剪刀。有时想想我们也太小看他们了其实有的事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人他们自己去想孩子的思维是无限的
月度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篇一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般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度教案精选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认识图形篇一”,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直观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能够辨别这些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
一些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同样大小的正方体8个。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初步认识长方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拿出一个纸盒)。大家看,这是一个纸盒,谁知道它是什么形状的?板书:长方形。
让学生数一数纸盒有几个面?教学生有顺序的数法:上下,左右,前后各两个面,一共是六个面。
再出示一个长方体实物,其中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要求学生看一看长方体的各个面和相对面有什么特点。
这样使学生明白长方体有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的形状相同。
2.初步认识正方体。
出示一些正方体的实物。问:谁知道它们是什么形状的?板书:正方体。让学生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并且指出正方体的六个面有什么特点?
3.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
4.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辨认。
课间活动。
5.做P72的做一做
二、巩固练习
做练习十五的第1-4题。
三、小结
回忆长方体有几个面,相对面一样吗?
正方体呢?
[教案必备] 大班数学活动单双数教学设计精选一篇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一般要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究竟怎么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必备] 大班数学活动单双数教学设计精选一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课件准备:小动物相关图片、1-10数字图片。
纸面教具:打印1-10数字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请幼儿进行“玩找朋友”游戏,引出单双数。
——现在所有的小朋友可以2个2个互相找朋友。
小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还有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单双数。
——动物也玩找朋友的游戏。看看都有谁?各有多少只?谁是单数?谁是双数?
小结: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都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小鸟也能两个两个圈在一起,所以也是双数。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根据已有认知,来进行单双数判断。
——更多动物都来了,他们各自回到了单数的家和双数的家,我们一起来看看。
——数字宝宝也来参加游戏,我们来帮数字宝宝回家吧?
出示教具,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盒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
——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出示图片,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请小朋友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
[推荐教案]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
作为一名优秀负责任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是教师确定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可以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推荐教案] 大班数学教学设计一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爱探索、勤动脑及良好的操作习惯。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各十颗)。
2、 纸板;大书4本、小书五本。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看看桌上有什么?幼:南瓜子、葵瓜子、西瓜子。师: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幼:种子。
2、 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师: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南瓜子,因为有南瓜子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呢?幼:葵瓜子、西瓜子。师:排队的时候要从黑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个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 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南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葵瓜子有几颗(幼:十颗),西瓜子呢?(幼: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幼: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幼儿A:因为西瓜子小,所以排得最短。幼B:因为南瓜子大,所以排得最长。幼C:因为葵瓜子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老师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师:看看纸板上有什么?幼:种子标记,线。师:这三条线怎么样?幼:一样长。
(2) 设疑、引导幼儿思考。师: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幼A:一样,幼B:不一样。
(3) 交代探索要求,幼儿操作。师: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 讲述操作结果。幼A:不一样多。幼B:西瓜子用得最多, 南瓜子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西瓜子用得最多,南瓜子用得最少呢?”
(6) 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 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师手拿大书、小书。
提问a:如果用相同数量的大书和小书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幼:小书小,排的队伍短;大书大,排的队伍长。
提问b: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大书和小书谁用得多?为什么?幼:队伍一样长时,大书用得少;小书用得多。
(2)游戏《过小桥》。
师:老师和幼儿一起走独木桥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师生游戏)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小,你们用的多呢?(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幼儿脚小,用的步子多)
5、游戏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学得都很认真,也很爱动脑筋,现在我们一起去玩《过小桥》的游戏吧!
活动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孙海昕,以前上公开课总会“出状况”,这会儿喜欢动手的他可谓是“如鱼得水”,操作起来一丝不苟,小脑筋也动得特别快。在得到我的肯定与赞许后表现也越来越棒了。
在活动中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他们的发现,同样非常精彩。当我在指导过程中问起一组幼儿:“为什么都是10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周俊杰抢先回答:“因为南瓜子很胖,他的队伍就排得很长。”吕晨曦大笑:“就象周俊杰一样胖!”宋佳洪接着说:“就是,10个周俊杰排的队就比10个吕晨曦排得长。”看来,孩子们已经会活学活用了。
这次活动虽然我考虑到了材料的准备,选取的种子也是南瓜子最大,西瓜子最小,但是在幼儿操作过后,我发现情况并不是我预想的一样,有的幼儿把南瓜子竖着排队,把葵瓜子横着排队,结果发现葵瓜子排的队比南瓜子长。讲评的时候,我没有把这个现象拿出来讨论,只是在幼儿操作中帮他们重新排了一下,个别指导了一下。
观察实录:
宋佳洪是个既聪明又调皮的孩子,还有就是比较粗心,只要老师布置什么,他总能很快完成,今天也不例外。今天我们在数学活动中进行种子排队的游戏,在整个活动中,我注意到宋佳洪的动作十分迅速,他一会儿就给种子排好了队,并走到我面前向我炫耀“老师,我已经好了”。我仔细一看,发现其中他给葵瓜子排队没有都排上去,但线已排满了。我示意他自己重新检查一遍,这回他又仔细地进行了比对,发现自己没有让葵瓜子一个靠一个站在线上,因此又返回座位上重新操作。
教师分析: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实物排队是个常见的游戏,这次的排队游戏一共有二个层次,第一层:给数量一样多的种子排队。第二层:在一样长的线上给种子排队。今天进行的操作活动,我特意准备了三种大小不一的种子,主要是考考孩子的眼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今天宋佳洪的这种情况并不是只有他才出现,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一定要好好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变得认真、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