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师教案网 >地图 >教案资料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时间:2024-09-28 赵老师教案网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推荐12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1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90—91。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任意摸一次球,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设计理念:课堂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猜测—验证—结论”这一学习方法。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在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得出可能性相等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故事导入,复习旧知1、教师讲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地主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小气的巴依不想付工资给阿凡提,于是想了个歪主意。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我这儿这两张纸条让你抽,分别写着“付工资”和“不付工资”,如果你抽到哪一张,我们就按哪一张上写的办,你还是有一半机会的哦”。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怎样想?(引出“可能”)

2、复习“一定”“可能。”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提问: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一定摸出是红球)

(2)往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从这样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

3、揭题: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学生说想法。(引出“可能”)学生回答。(一定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黄球)二、活动体验,感受过程1、摸球游戏

2、小结并揭示学法

1、摸球游戏

(1)猜测出示透明袋子:袋子里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遮住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多少次?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

游戏规则:

1、摸前先把袋中球搅一搅,然后转过脸去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回头看一看,给大家看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把球再放入口袋中,按这样,大家轮流摸,一共40次。

2、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4、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

怎样用画“正”的方法来记录,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教师在黑板演示一下。

活动体验:

(3)归纳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填写。红球黄球合计红球黄球次数提问: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2、小结: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能性是相等的。

提问: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好不好?

(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猜测————验证————结论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二个游戏?二、抛小正方体教师出示两个面上都有1、2、3的小正方体。

游戏规则:

1、上抛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下时“1”“2”“3”朝上的次数,大家轮流抛,一共30次。

2、组长派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抛完后,派一人填写记录表和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各组汇报,学生上台填入数字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在每个数字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越接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学生自由猜测。教师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出来)学生回答(摸一摸验证)

活动体验:

学生分组试验,填写统计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

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教学用具: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发展。我们先进的社会,科技水平到底发展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领域还有待我们继续开发?你们想了解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科技馆去参观。

二、探索新知

1、读题,求“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可以怎样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列出“60÷2”的算式后,引导学生思考怎么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想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三、拓展应用

1、 60÷3= 200÷5= 240÷8= 120÷4= 560÷7= 900÷3= 180÷6= 270÷9=

2、一包糖共80块。分给2人,平均每人……人数平均每人分到的'块数2 4 8

80÷2 =

你发现了什么?

3、这本书共170页,我已经看了90页。

⑴、还剩多少页每看?

⑵、剩下的书,要在4天内看完,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四、总结: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课后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3页例2及P116页4-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5、感受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具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迁移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表演吗?(喜欢)今天聪聪、明明要跟我们到影剧院看表演,我们大声地喊他们出来啊!

师:好朋友见面,握握手。(聪聪、明明跟大家握手)如果全班36个同学分别跟聪聪、明明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为什么?(不管谁先跟谁握手,都是同是两个人)

师:对,这是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数学广角。(板书课题)

师:那我们赶紧进影剧院吧!(课件出示影剧院门口)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情景激趣

师:(课件出现密码二字)密码?哎呀!我把密码给忘了,是379?还是739呢?我只记得这个密码是由7、3、9组成的其中一个三位数,同学们,怎么办呢?没密码可进不去啊!

2、合作交流,探讨方法

师:那么7、3、9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呢?请大家拿出数字卡片,小组合作摆一摆,摆的时候注意:

①要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②你用什么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③比一比哪组最快。

学生活动、汇报。

师:你们找出来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谁愿意那上来给大家介绍他们组的摆法。(可多拿几个不同顺序的,然后让学生说。)

引导学生说:排列的时候,先确定百位上是3,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7、9就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再确定百位上是9,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7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最后确定百位上是7,分别交换十位和个位上的数3、9又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一共摆出6个不同的三位数,这6个三位数分别是379、397、739、793、973、937,这样按顺序排列,既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

师:同学们刚才听了几位同学的方法介绍,你觉得谁的更好些?(比较发现重复、或遗漏或无顺序排列,从而引出按一定顺序排列较好)

学生发言。

3、引导学生小结:

排列时,先确定一个数位上的数,然后交换其他两个数位上的'数,各有两种不同的排法,合起来都能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这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4、指导看书质疑

师:请大家打开书本P113页例2,边看书边自己说说书本上是怎么摆的?

学生活动

师:谁看懂书本上的想法,给大家讲一讲。(强调方法)

师: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你认为是几?好,那请大家把自己心中的密码大声地喊出来吧!(课件演示密码转动过程)

是:739,猜对的举手,yes!我们可以进去了,向前冲,嘿、嘿、嘿!

三、实践应用,开放练习

1、创设情境,完成P113页“做一做”

师:哇!这影剧院真漂亮!同学们赶快找座位坐好。看看第一场表演什么?(西游记)嘿!很熟悉。谁来说说你对“西游记”的认识有多少?

学生发言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那图中的四师徒在干什么?谁来说说。(学生说大意,注意说完整)

师:你觉得××同学说得怎样?师傅说:“交换位置,再来一张”(课件出示)那交换三个徒弟的位置可以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师:那请大家在小组里面排一排,照一照,并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组活动

小结:引导学生说出先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再交换两个人的位置,各有两种排法,合起来一共照出6张不同的照片。

2、完成P116页第5题

师:“西游记”好看吗?下一场表演什么呢?(课件出示小红帽)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好,谁上来给大家讲讲。

学生上台讲故事。

师:××同学讲故事真好听,你们有留意到屏幕出现故事中的哪些人物呢?(小红帽,猎人,大灰狼)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这时,扮演过猎人的小朋友说:“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你知道他想干什么?(想变换角色,他不想演猎人,想演大灰狼了。)他们的角色还可以怎么变化?你们能帮助他们排一排吗?

学生活动

师:哪组愿意上台演一演。

学生上台表演。

师:刚才表演的同学真棒,一下子就把6种不同的角色变化都找出来了。

3、完成书本P116页第4题。

师:表演结束了,老师觉得有点饿,这样的天气去吃点什么好呢?你们想吃什么?

学生发言

师:你们的介绍也不错,不过天气越来越冷,我想吃点辣的来暖暖身子,你们怕辣吗?哦!有的怕辣,有的不怕辣,那不、怕、辣这三个字共有几种不同的排法呢?请大家用练习本排一排,再读一读看一共有几种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

师:不怕辣的同学,放学后可以建议你的父母去吃一顿麻辣火锅。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师:在回来的路上聪聪、明明要考一考我们。我们看题目。(课件出示题目)请拿出数字卡片动手摆一摆,要注意可以随意摆放的,看一共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三位数。

师:谁来说说你找出几种不同的三位数。

学生活动、汇报,师板书。

五、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师:你觉得自己、同学和老师表现得怎样?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4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想法的过程,逐步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教学难点:

商中间、商末尾有0的处理方法及笔算的`简便写法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你们估一估商是几位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633=答案

6033=答案

二、探究新知

1、故事导入

师:这天孙大圣来到花果山,看到满山遍野都是仙桃,他想:这么多的仙桃,一定要带回去给猴子猴孙们尝尝,于是大圣手一挥,所有的桃子都进入大圣的手心里了。

2、被除数是0的除法。

师:现在,树上有多少个桃子?(0)

师:这时,有2只小猴子玩累了,来摘桃吃,你们说说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0)你是怎样做出来的?(02=0)

师:又来了两只小猴子,这些猴子能分到多少个桃子呢?

(0、04=0)

师:要是再来一只呢?(0、05=0)刚刚是4只,那要是再来4只呢?(0、08=0)

师:看到这两个算式,你还能说出类似的算式吗? 同桌互说一个。

师:好,看到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0除以任何数都得0)

师:你真了不起,其他小朋友看到这个结论你又补充吗?(0除以任何不是0数都得0)

3、商中间有0的除法、

师:这四个小猴子没吃到桃子闷闷不乐的回家了,大圣看到他们那么失望就拿出了408个桃子,谁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平均每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

师:瞧,你提的问题和大圣的一样,真了不起!这道题你会做吗?你是怎样列式的?(4084=)结果是多少?(102)你是怎么算的?

重点引导学生用列竖式方法解答。

独立解决后,同教师板书对照,比较两个竖式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观点。

师:咱们看看结果和口算、估算商的位数都一样吗? 看来估算是可以检验我们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的!

[师:你们都太了不起了,老师这有两道题你们有信心做对吗?

6033=答案

8022=答案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做完的同学说计算过程。

师:那看看结果和我们刚才估算的位数是不是一样。

4、商末尾有0的除法

师:刚刚的4只小猴子拿了桃子开心的走了,听说大王在分桃子,又来了6只小猴子,大圣就又拿出840个桃子,那么平均每只小猴能分到多少个桃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独立计算,指名到黑板上做。8406=

师:我们计算的结果和估算的位数也一样。

三、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的绝招是七十二变,几个小猴子想学一学,咱们看看他们变得对吗?

6802=34

3093=13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老师这还有一道思考题,看看你们会不会,不过可不要犯和小猴子一样的错误。

思考题:哪题的商最接近150?

9066=答案

7455=答案

4804=答案

4473=答案

四、本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9~21页的例1、例2及练习四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与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比如,去年植树节洛阳市植树约有1538万棵。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抵御风沙、绿化、提供新鲜氧气

2、引出实际问题。

(1)呈现植树画面(教科书第19页主题图)。

师:这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景,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

① 对学生提出的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随时解决。

② 对学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请学生说出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二、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方法。

(1)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小组内交流。每位学生介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全班交流。为学生创造交流展示探索成果的机会。

请小组推荐代表,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2、师生交流笔算过程。

(1)谈话。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用除法竖式解决了这个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2)再现422的笔算过程。

3、试一试。

放手让学生解决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

(1)师:我们已经解决了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的问题,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该怎样解决呢?再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告诉学生:也可以先用小棒分一分,再写出竖式。)

(2)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全班交流。

(3)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实践与应用

1、帮小兔拔萝卜(课件出示)。

先请学生完成计算,在小组内相互检查。

然后,课件显示拔萝卜的收获,使学生体尝成功的快乐。

2、帮小动物检查对错。【yjs21.Com 幼儿教师教育网】

师:我们班小朋友真棒!不但自己学会了用竖式计算除法,还帮助小动物解决了问题,检查出了错误。通过这些活动,你想提醒大家在笔算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呢?

3、设计活动(练习四第3题)。

(1)请学生欣赏广场上花卉图案(出示广场一角画面),接着引出布置学校的情景。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一起解决提出的问题。

(2)自主设计图案,并解决问题。

(可以独立解决,也可以2~3人结合。)

完成设计后,全班交流。

4、猜数谜。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体会?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6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2.提高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及数学应用意识。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

1.同学们,我们刚学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整理和复习)

2.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吗?

3.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4.针对小组汇报的各部分内容进行板书,同时对学生的汇报予以肯定和鼓励。

5. 同学们整理的非常全面。那么笔算减法要注意一些什么呢?怎么样进行验算?怎么样估算?接下来,我们就先对笔算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复习提高

1.梳理算法。

(1)谁能分别编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题呢?(老师板书)

(2)独立完成黑板上这些题。

(3)订正。

在计算笔算加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在计算笔算减法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些什么?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4)要想知道我们算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5)谁来说说加、减法有哪些验算方法?

(6)把刚才的题进行验算,全班集体订正。

2. 反馈测试。

(1)练习十第1题。

①独立完成

②任挑2道题进行验算,写在旁边。

③(出示课件)全班订正、反馈。表扬鼓励。

(2)小老师。

①比一比哪个老师当得好?看谁不但可以挑错,还能给同学们讲清楚。

②集体订正

(三)拓展应用

其实计算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学好计算还可以帮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好多问题呢!

(1)练习十第2题。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你能提出什么跟它有关系的数学问题?

④边出示问题边订正答案:

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37+118=455(只)

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455+337=792(只)

还剩下多少个鸡蛋? 900-792=108(只)

(2)整理图书

①(出示课件)

②从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③同桌合作完成这道题。

合作要求:

A. 给同桌提一个问题。

B. 每人根据同桌提出的问题,先估计一下得数大约是多少。

C. 根据这个问题列式计算。

D. 提问题的同学进行验算,检查其计算的对错。

④全班交流。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7

一、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的基础上,通过单元主题图创设情境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问题,使学生通过具体问题体会余数的意义,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确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够正确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

三、重点与难点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我制定的:重点:能正确地将表内除法列成竖式来计算。

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步计算所表示的意思,并明确余数小于除数的'道理。

四、教法与学法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节课的重难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五、教学过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本”,设计了这四大板块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下面,我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我引入“快乐数学园”情景图,“同学们,小动物们在布置房间呢,这是它们挂的气球。仔细看看,有什么发现?(按黄、红、绿排列)。你们能很快说出第18个是什么颜色的吗?(绿色)。(出示编号检验猜测结果。)”

“挑选你们喜欢的编号让老师猜猜看。想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猜得又快又准吗?学了今天的知识,你们也能行。”

(二)引导探究,感悟新知。

在这个环节,首先出示场景,“我们周末要开场联欢会,用鲜花装扮是不是更漂亮呢?”(出示场景图)

这一环节复习表内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竖式有初步认识,为下一步更好地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感知余数的产生

“同学们,23盆花都摆上,每组5盆的时候,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多几盆?(学生还剩3盆)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同学们做得很好,大家列的算式不一样,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是不是不太方便呢?我们都写成一种形式,即23÷5=4(组)3(盆)

(板书:23÷5=4(组)3(盆))

剩下的3盆我们怎么称呼它呢?我们大家一起给它取个名字吧?我们叫它余数。我们在商的后面点上6个小圆点,然后写上余数。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竖式怎样列呢?引导学生列式,并分析每个数字的含义(商4表示可以摆4组,余数3表示剩下3盆),23除以5等于4组余3盆。

当我们平均分物体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有时会有多余的数产生,这个数被称为余数。

如果有16盆花可以摆几组?如果是17盆,18盆,24盆,25盆呢?,现在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并列出相应的算式。

教师展示学生列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余数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反思性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即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三)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俗话说得好,“熟能生巧”,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因此我针对本节课的重点精心设计了这样三道题,首先让学生判断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计算是否正确,及时巩固“余数比除数小”,接下来通过“动手练一练”熟悉“除法竖式”的基本结构,最后结合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样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有余数的除法。

我再次出示“数学游乐园”情景,“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老师快速猜出气球颜色的奥妙了吗!”,你们也来试试吧!

(四)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对除法有了哪些新的认识?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请同学们从以下提供的练习和活动中,挑选喜欢的一项或两项在课外完成。这样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学习和生活的素材,让学生自主选择量力而行,以便于因材施教。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既显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又用彩色粉笔标记重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8

教材分析

例一教学不进位的乘法,让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的估算的'意识,教学时,可先让学生估算,然后让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交流各小组的代表性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笔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出示口算卡片。

6×24×220×340×2300×220×450+76+40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一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图意,并提出一个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2、怎样列式,说说问什么要这样列。

3、先估计计算结果。

4、要算出精确的结果该怎样计算呢?

5、全班汇报。

方法一、摆小棒。

方法二、连加。

方法三、分解组合。

6、组织学生讨论这几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7、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老师板书并讲解。

第二个因数要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3逐个与2和1相乘。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9

学习目标

1.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2.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出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掌握连除、乘除混合式题目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运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竖式算一算

84÷6= 124×8=

二、导学新课

1.学校为同学们买来了一批新书,快去看看吧,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图书200本,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4层?

问题: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你能画图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之间交流,看谁的方法直观易懂,全班交流,展示,说一说你的想法。

2.列式计算,再和同伴说一说。

(1):200÷2=100(本)100÷4=25(本)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2)200÷2÷4

=100÷4

=25(本)新- 课- 标-第 -一-网

先算每个书架放多少本?再求每个书架每层多少本?

(3)200÷(2×4)

=200÷8

=25(本)

先求两个书架共几层?在求每层多少本?

问:你能说一说连除和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1):没有括号时,运算顺序是从左向右计算。

(2):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3.先列式算一算,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仔细看图,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画图,说一说。 独立完成,交流想法,集体订正。

2.完成课本练一练第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教材 “练一练”的3题。

2.课后作业:练习册

六、板书设计

买新书(连除和乘除混合的两步运算)

200÷2÷4 200÷(2×4)=200÷8 =100÷4=25(本) =25(本)从左向右

先算小括号里面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

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

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

五、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指名说说日历有什么作用呢?

师:日历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它。(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月、小月的认识

(1)师:(出示4年的年历)同学们从这张年历上可以得到哪些信息?说己最喜欢的日子(学生回答)课前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不同年份的年历,请同学们结合手中的年历,填出每个月的天数。(学生填表)

(2)请3名学生拿上来展示,并说出每个月的天数。师:从你们的表中可以看出各月天数有哪几种情况?(学生回答,师板书:31天、30天、28天、29天)

(3)师:(展示课件)我也收集了近十年的每月的天数,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统计表,你发现些什么?(小组讨论,把讨论的情况写在纸上)

(4)小组代表发言

(5)(教师引导学生)展示概念课件:大小月概念(一个月31天叫大月,一个月有30天叫小月)。

(6)小组活动:说一说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是大月还是小月?

2、闰年、平年认识

(1)师:同学们,大小月中怎么没有2月呢?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给出的1995——4近十年2月是多少天?(28天、29天)你们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2)猜测:1994年、1993年、5年、6年的2月有多少天?

(课件展示万年历进行验正)

(3)教师展示闰年、平年概念课件,揭示什么叫平年、闰年。

师: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主要是看哪一个月的天数呢?(2月)

(4)质疑:刚才我们知道了2月的天数在四年里有3年是28天,1年是29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师:同学们随便说出几个年份,让老师说出这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出2月是多少天。

(5)师:同学们想知道老师是怎么判断的吗?讲解求闰年的方法(教师展示课件)。

反馈练习:给出1949年、1997年、1999年、8年年份让学生分小组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说说这几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6)师:同学们会判断平闰年了,但知道闰年、平年是怎么来的呢?(教师展示课件讲解平闰年的来历)

(7)师:我们知道了闰年、平年的来历,那么一般多少年闰一年呢?(4年)为什么又有"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说法呢?(展示课件说明)

3、大小月的记忆方法

(1)师:怎样熟记大月、小月呢?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并握成拳头。师展示课件:拳头记忆法。

(2)速记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十一三十天,闰年二是二十九,平年二月二十八?"(老师对"腊"字说明,请学生齐念)

(三)形成应用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解了大月、小月、闰年、平年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大家理解没有,我们来做小游戏好吗?

1、拖水果(判断大小月)

利用课件展示,请同学们完成。

2、做做小侦探(一个罪犯经过整容,拿着一张1979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准备出关,可还是被警察一眼识破,这是为什么?)

3、判断平年闰年,让学生到电脑前输入不同年二月的天数。

4、(分组讨论完成)小星的故事(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刚好是两个月,是哪两个月呢?如果是61天呢?60天呢?59天呢?)

(四)实践操作

教师给出5年一月日历,请学生利用学具制作一张5年二月的日历,全班交流。

(五)情感激励

同学们,通过大家的`共同参与,你认为各位小朋友学习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最棒?你将给他几颗星呢?请你评一评?

教学反思: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法和两个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平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习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

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边食品的安全卫生来引入,比利用新中国成立与北京申奥来得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起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时,在游戏巩固及练习环节中,我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节日、猜生日、读儿歌、做游戏、玩转盘和用拳头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11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来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回顾、讨论、交流,在必要的时候适当予以指导、提示,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

1、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通过解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测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2、及时总结,促进知识的生成。

在教学中,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之后,教师作以恰当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善。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启迪,更提高了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吗?

2、估测一下面前的橡皮、铅笔有多长,书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谁估得准。

3、揭示课题:大家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十分接近,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一下估测更长的距离,你们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先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加深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的理解。再让学生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为本节课的学习进行预热。

⊙联系实际,学习估测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7页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上学采用的是哪种交通方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等)

(3)每天上学在路上要花多长时间?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估测的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汇报估测结果。

预设生1:我走200步大约是10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600步,大约是300米。

生2:我从家到学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地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2)说一说你喜欢哪种估测方法,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适合用哪种方法来估测。

3、总结估测较长距离的方法。

方法一步数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数出从家到学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二时间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长时间,再统计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三站点估测法。公共汽车走一站地大约是500米,只要知道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几站地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师小结:同学们的估测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测的时候都知道要确定一个单位长度,然后看从家到学校有几个这样的单位长度,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4、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27页下面“做一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估测,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测更合理、更准确;然后对大家的估测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形成技能。

小学三年级数学优秀教案模板 篇12

教学目标:

1.结合应用“乘除法”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感受列表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解决“租车”和“购买纪念品”两个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掌握列表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淘气他们学习今天要组织同学们去游乐园玩耍,这节课,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游园吧(板书课题:我们一起去游园)。

一、租车

1.出示情境图

师: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数学信息是:有48人去游园,需要租车,小车每辆最多乘12人,租金是120元,大车每辆最多乘18人,租金是160元。

生2:问题是: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师: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读两遍,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说一说:可以怎么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生:独立思考,与同伴交流可以怎样租车?需要多少钱?

学生汇报思考的过程:可以租3两大车,坐54人,有6个空位,租金是3x160=480(元);

2.师:到底有几种租车方案?我们来整理一下吧。出示列表:把你想到的租车方案,依次序填在表格里。

小车辆数 大车辆数 可坐人数 租金/元 方案1 方案2 生:独立完成表格,把各种租车方案都填在表格里,交流展示。

展示完学生的列表后,师选出学生(有条理思考的)代表方案展示

小车辆数 大车辆数 可坐人数 租金/元 方案1 4 0 4x12=48 4x120=480 方案2 3 1 3x12+18=54 3x120+160=520 方案3 2 2 2x12+2x18=60 2x120+2x160=560 方案4 1 2 1x12+2x18=48 1x120+2x160=440 方案5 0 3 3x18=54 3x160=480 3.怎样租车最省钱?

(1)观察上面几个方案,如何做最到省钱?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最省钱的是方案4:租1辆小车和2辆大车440元。

师:为何方案1和4都是坐48人,相同的人数,为何租金不同?

(2)淘气说:如果我们是40人,怎样租车最省钱?你们能帮帮淘气吗?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着解决问题,汇报:租2辆小车,1辆大车省钱。

小结:租车最省钱的策略是:车上的座位尽可能坐满,如果坐不满,空座位必须尽可能少,尽可能用大车。

师:解决了租车的问题,同学们开心的乘车去游乐园里玩耍了。在游园的时候,同学们又遇到了数学问题,请我们帮忙解决呢。

二、购买纪念品

1.师出示情境图: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什么?

生:观察,汇报:小包装里有3个玩偶,每盒5元,大包装里有4个玩偶,每盒6元。买30个玩偶,可以怎么样买?

师:大小包装各需要几盒?独立思考问题“可以怎样买?”

请你写出3种购买方案,哪种最省钱?

问:怎样写出你的方案呢?(生:用列表)

2.学生在题单上完成表格2,交流展示

小包装 大包装玩 偶数量 金额 方案1 2 6 2x3+6x4=30 2x5+6x6=46 方案2 6 3 6x3+3x4=30 6x5+3x6=48 方案3 10 0 10x3=30 10x5=50 比较:哪种方案省钱?讨论:省钱的'方案有什么规律?(尽量购买大包装盒的省钱,因为大包装盒里每个玩偶的单价少)

生:观察表格,思考,交流,汇报。

3.师:利用列表还能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自由回答

三、巩固应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列表的方法解决了租车和购买纪念品时遇到的数学问题。现在你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笑笑和淘气解决他们在游园时遇到的问题吗?

1.笑笑的问题是:买50个玩偶,怎样买最省钱?

2.淘气的问题是:如果大车可8人,小车可坐5人,我们28人乘车,怎样安排车辆空座最少?

学生独立思考,用列表的方法,解决这两个问题。

师巡视,个别指导。

学生展示,汇报。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从游园的活动中,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

学生回顾,思考,自由发言。

本文来源:http://www.zjan56.com/jiaoanziliao/6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