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分享] 大班美术会跳舞的点点教案反思之一。
经验告诉我们,成功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幼儿园大班老师也是一样,教学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能够在上课时充分理解所教内容,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如何才能将幼儿园大班教案写的清晰而有条理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教案分享] 大班美术会跳舞的点点教案反思之一”,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曲线上添画成小鱼,并会用颜色和花纹来装饰。
2、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1、音乐《蜗牛与黄鹂鸟》、《小金鱼》、轻音乐
2、画纸和水彩笔。
3、带幼儿参观园里布置的墙饰“海底世界”,感知画面丰富的色彩。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1、小朋友们喜欢跳舞吗?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动起来吧。师幼一起随音乐跳舞。幼儿兴致高涨,能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
2、小朋友们会跳舞,今天薛老师带来了一条奇妙的线它也会跳舞,大家想不想看看它是怎样跳舞的。
二.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奇妙的线,幼儿徒手练习。
1、师;有一条奇妙的线,它最爱在纸上快乐的跳舞,你瞧,它在这儿转了一个大圈,又在那儿转了一个小圈,在里面转了一个大圈,又在外面转了一个小圈,在每一块空地上都留下了它的痕迹。
2、你看奇妙的线跳的多好呀!它既会跳大圈,也会跳小圈。既会在里面跳,还会在外面跳,让我们一起跟着它也来跳舞吧。(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徒手在空中进行练习)
三.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奇妙的线并添画会跳舞的小鱼。
提问1、小朋友仔细观察你觉得这条奇妙的线像什么?线中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幼儿开动脑筋大胆想象,并能用语言准确描述自己的观点。)
2、小朋友想的真好,想到了很多事物,像小鸡,像太阳,像花朵,像盘子,像皮球等等。有一个孩子说像小鱼,那小鱼的身体藏在哪里呢?(请孩子寻找在奇妙的线上)
3、我们找到小鱼的身体,那怎么样才能让小鱼更像小鱼呢?小鱼身体上还有什么?[还有眼睛,嘴巴,鱼鳍等]
4、小朋友很棒,把藏着的小鱼找到了。怎样才能使小鱼变的更漂亮?[给小鱼添上不同的花纹,涂上漂亮的颜色]
5、那小鱼的家在哪里?水里都有什么呢?(水草,小石子,好朋友)
四.师幼一起回顾会跳舞的小鱼的画法。(幼儿徒手练习)
五.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现在爱跳舞的线要在小朋友的画纸上跳舞了,请你也来画一画小鱼吧。
六.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幼儿作品完成后送小鱼回家。(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布置小鱼的家)
师:老师发现池塘里的小鱼有点孤单,请画完的小朋友把画好的漂亮的小鱼放回池塘里,让它们在池塘里快活的游来游去。
七.评析作品。(采取先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老师整体点评。)
八.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都知道小鱼在池塘里是怎么游的。现在我们一起到教室外面学着小鱼游一游,学着小鱼跳跳舞。(音乐《小金鱼》)
活动反思:
这节美术活动曾被园里选为优质课在全园观摩。虽然参会老师都评价不错。但结合新学习的《指南》,自己的理解,我认为还是有很多不足,需要细细反思。这节美术活动选材符合幼儿年龄特点,适用于大班上学期,当时孩子对圆形产生了兴趣,圆圆的小鸡,皮球,花朵,甚至孩子在圆形上大胆添画,让圆形变成各种事物。当我了解到这些情况时,特意设计了这节活动,在活动中,孩子特别感兴趣,当问及这条其妙的线像什么,孩子大胆想象,还有一个孩子説像长长的龙,像过山车,像公路等,当问及线里藏着什么秘密呢,孩子因为有直接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让我惊讶。在孩子自己完成环节,不少孩子除了画出了小鱼,还在圆形上大胆添画,画出了自己想象的事物,真正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孩子完全没有任何压力轻松完成目标。在最后作品评析环节,我把所有孩子的作品都送到小鱼的家,让每一个孩子自己当评委,你认为那幅画最好,为什么?真正让孩子当活动的主人,孩子们叽叽喳喳,围聚一起,纷纷发言。连平时不说话的孩子也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不足之处在给小鱼添画花纹时,当时我进行了示范画,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再就是不敢放开,没有领会领域之间的整合性,艺术领域幼儿的学习特点,要尊重幼儿的独特感受,支持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爱好,不要注重技能的学习,给孩子感知真实事物的机会,丰富他们的认知,提升他们的经验。
扩展阅读
【热门课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跳舞的小米word版
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老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课件教案的准备。教案可以让小朋友能够在教学期间跟着互动起来,为了让小朋友在课堂快速进入状态,老师们早早就写好了教案,那么如何写好我们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热门课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跳舞的小米word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计意图:
本活动侧重于引导幼儿了解通电后喇叭会发出声音,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原因是喇叭振动了。由于振动变化很难直接感知到,因此用小米作中介物,可以让幼儿通过观察小米在喇叭上的跳动变化来直观地感知喇叭的振动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喇叭通电后的振动现象。
2、尝试操作的方法,提高仔细观察、探索发现的能力。
3、能够对科学探索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筐低音喇叭、一筐1号电池、一碗小米。
2、ppT、播放器。
活动重点:
通过实际操作,探索通电后喇叭的振动现象,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难点:
在操作过程中,能够通过小米在喇叭的跳动感知喇叭的振动现象。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引导幼儿观察电池、喇叭。
2、提醒幼儿正确取放喇叭,不要碰喇叭中间很软的地方,要拿喇叭的两边,摆放的时候喇叭口要朝上。
二、探索如何使喇叭发出声音。
1、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喇叭发出声音呢?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操作过程。
3、请1-2名幼儿演示操作过程。
4、教师小结:当喇叭上的两根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极、负极上时,电路通了,喇叭就会发出声音了。
三、感知喇叭通电时小米在喇叭上跳动的现象。
1、请幼儿给喇叭接上电池,观察喇叭是否发出声音呢?用手摸一摸喇叭口,说一说有什么感觉呢?(喇叭口在轻轻振动)
2、把小米放在通电后的喇叭上会怎么样呢?
3、幼儿操作并观察小米的跳动现象,启发幼儿用比较确切的语言表达小米“跳舞”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5、小米为什么会跳舞呢?
6、教师小结:喇叭通电后引起的振动使小米跳起“舞”来。
四、探索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小米在喇叭上的跳动的幅度有什么变化呢?
1、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在喇叭上的小米会有什么变化呢?
2、幼儿操作,启发幼儿相互合作,并仔细观察接上不同数量的电池,小米跳动的不同情况。
3、刚才你们是怎么玩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4、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米的活动图,帮助幼儿梳理知识。
5、教师小结:电池接的越多,喇叭振动的越厉害,小米就跳的越高。
五、游戏:快乐的小米。
教师做喇叭,小朋友做小米。老师说出电池的数量,“小米根据电池的数量来跳舞。比如老师报“1节电池”。“小米”跳的低、老师报“3节电池”“小米跳的高”。
点评:以上活动过程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充满“动感”的画面。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觉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兴趣。所以本节活动孩子们都是在不停的操作,振动是物体运动的一种方式,也是幼儿可以理解的一种物理现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以触觉为手段让幼儿感知物体的振动,其感受相对比较微弱。在“会跳的小米”中,将喇叭较为细微的振动借助小米的跳动使其更为明显,更易为幼儿所觉察。这一做法在材料的选择及活动的构思上无疑是别具匠心的。在这一活动中老师摒弃了“传授灌输”的教学方式,为孩子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极具操作性的活动,使孩子沉浸在欢乐的带有游戏性质的自主活动中,使其思维和感官处在兴奋与敏感的状态,最终使孩子的情感表现、感知效果都达到了比较理想的境地。在现场,孩子们活动的热情使旁观者深受感染。
热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叶子》(标准示范)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班老师要充分考虑学习的趣味性,为了让小朋友们开心的学习,怎么少得了教案呢。教案可以保证小朋友们在上课时能够更好的听课,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工作中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热门教案: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会跳舞的叶子》(标准示范)》,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三拍子的节奏。
2、用正确的节奏歌唱。
活动准备:录音机、钢琴。
活动过程:
一、谈话法
1、小朋友,你知道大树妈妈最爱什么?你见过树叶从树上往下飘落的样子象什么?
2、邀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暖身操,如下:
1 2 3双手放下 双手平举 双手高举
二、欣赏法今天老师叫小朋友唱一首关于叶子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叫《会跳舞的叶子》请小朋友先来欣赏这首歌曲。
三、学唱新歌
1、发声练习1=C--F1 3 1 3 5-- │ 5 4 3 2 1 --┃┃秋天 秋天 到 , 树叶 飘呀 飘。
树叶 象 什么? 飞舞的 小蜻 蜓。
树叶 象 什么? 神秘的 小精 灵。
2、节奏训练X X X │ X ─ X │ X ─ X │ X ─ 0││X ─ X │ X X X │ X ─ X │ X ─ 0││
3、教唱新歌
(1)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手伴奏,正确打出三拍子的节奏。
(2)按节奏学说歌词X X X │ X ─ X │ X ─ X │ X ─ 0││绿 色 的 叶 子 小 又 轻X ─ X │ X ─ X│ X X X │ X ─ 0││风 一 吹 摇 摆 不 停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它 象 飞 舞 的 小 蜻 蜓 。
X ─ X │ X X X │ X ─ X │ X ─ 0││也 象 神 秘 的 小 精 灵。
(3)学唱新歌
(4)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边唱边随着3拍子的旋律做左右摇摆的动作;一组边唱边拍出3拍子的节奏,两组一起配合歌曲进行。
(5)幼儿边唱边根据歌词即兴表演。
活动评价:
1、会唱歌曲。
2、能随音乐节奏做动作。
活动延伸:
观察树叶飘落的样子,拾落叶。
一、活动目标:
1、在观察图谱的过程中,感受3拍子音乐的节奏特点。
2、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打击乐器:铃鼓、双响筒、圆舞板、木鱼(人手一件)。
2音乐磁带、录音机。
3、图谱一幅、三、活动过程:
1、复习歌曲《听》,初步感受3拍子乐曲的旋律。
2、熟悉音乐《会跳舞的叶子》,进一步感知3拍子乐曲的旋律。
(1)倾听音乐《会跳舞的叶子》,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身体动作感知音乐。
3、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探索并表现3拍子的节奏特点。
(1)观察图谱,提问:"你发现了什么"(2)引导幼儿看图谱拍出节奏,重点指导休止符。
今日课件: 大班综合艺术教案会跳舞的彩纸wps版
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大班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作为老师的任务写教案课件是少不了的,你知道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幼儿园大班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今日课件: 大班综合艺术教案会跳舞的彩纸wps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树迎风起舞的情境。
2、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装饰大树,感受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的变化美。
3、发展对树形姿态的联想能力。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美工》;记号笔,油画棒
活 动 过 程
一、出示挂图,欣赏作品,引发想象。
老师带来一些特别的树,树儿好像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启发幼儿观察树干、树枝的姿态并表述。)
二、用身体动作来感受体味树在风中的舞动。
1、请幼儿随着起风的音乐轻轻舞动,表现图中树的不同姿态。
2、提问:跳舞的树儿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姿态?请幼儿想象并用肢体表现树的不同姿态。
三、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4页"跳舞的树",幼儿创作表现。
1、鼓励幼儿用记号笔和油画棒大胆表现树的姿态,注意树枝、树干跳舞的形态,树枝粗细、曲直、缠绕变化。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大树,强调线条的疏密、曲直和粗细变化,表现生活的大自然景象。
四、展示欣赏。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课件借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跳舞”的鸡蛋范文简短
身为一位优秀的幼儿园大班老师不打无准备之仗,会提前做好准备教案,教案可以让小朋友们能够更好的找到学习的乐趣,准备好教案是每个老师的工作之一,那么一篇好的幼儿园大班教案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课件借鉴]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会“跳舞”的鸡蛋范文简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设计意图:
探索物体的沉浮是大班幼儿喜爱的活动之一。本活动方案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结合幼儿已有的对物体沉浮现象的相关经验,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试一试等方式初步感受、理解物体的悬浮现象,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找原因”“解释现象”和“动手尝试”。
本活动安排了三个环节:开始部分,通过动画演示、实验操作等形式激发幼儿探究科学现象的兴趣。基本部分,通过启发和引导幼儿操作,得出相关结论。结束部分,通过讨论帮助幼儿梳理知识,巩固已有经验。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难度递增,使幼儿围绕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目标:
1.探索鸡蛋在淡水里和盐水里的沉浮变化,初步感知物体的悬浮现象。
2.通过两两一组实验,学习善于合作、细心观察、认真记录的科学态度。
3.萌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发展科学思维能力。
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已有物体沉浮现象的相关经验。
2.教具准备:
(1)动画视频:文彦博树洞取球。
(2)装有等量淡水、盐水的两个烧杯,一个鸡蛋,“↑”和“↓”标识。
3.学具准备:
(1)给每组幼儿若干鸡蛋、烧杯、小勺、盆、水、抹布,适量味精、面粉、冰、盐等。
(2)记录纸,铅笔。
过程:
一、观看动画视频“文彦博树洞取球”,萌发活动兴趣,初步了解浮力
师:文彦博是怎样把球从弯弯曲曲的树洞里取出来的?(往树洞里灌水。)
师:他利用了什么原理?(水有浮力。)
师:什么叫浮力?(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表达。)
师:原来水有浮力,有些东西在水里可以浮起来。文彦博就是利用球在水里可以浮上来这个原理取到球的。
二、猜测、感知沉浮现象
教师出示装有等量淡水、盐水的两个烧杯、一个鸡蛋,请幼儿猜猜鸡蛋在不同的水里的沉浮表现。
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沉浮的游戏。我这里有两杯水和一个鸡蛋,你们猜猜看,蛋宝宝在水里会怎么样?是会沉在水底,还是会浮在水面?为什么?
师:我这里有两个标识,一个是“↑”,一个是“↓”。如果你认为蛋宝宝会浮在水面,请你站在“下”队;如果你认为蛋宝宝会沉在水底,请你站在“上”队。(幼儿根据自己猜测,自由选择站队。)
师:到底你们猜得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么证明?
师:好,就按你们说的做。我把这个鸡蛋分别放到这两个水杯里,请你们仔细看看,蛋宝宝在不同的水杯里到底是沉在水底还是浮在水面。(教师操作:将一个鸡蛋先放在淡水杯里,然后拿出来放人盐水杯里。幼儿仔细观察。)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情况?
师:看来蛋宝宝有些淘气,它有时会沉入水底,有时会悬浮在水中。这是为什么呢?(幼儿猜测原因并表达。)
三、探索、发现沉浮的秘密
1.观察并思考鸡蛋在不同的水杯里位置不同的原因。
师:这两个杯子一样大吗?(一样大。)水一样多吗?(一样多。)水是凉的还是热的?(都是凉的。)水都是透明的吗?(是。)那为什么蛋宝宝在两杯水里的位置不同,一个在水底,一个在水面呢?
2.分组操作,寻找蛋宝宝沉浮的秘密。
师:现在请你们来做实验寻找蛋宝宝沉浮的秘密。请你们自由选择一个朋友,两人一组,一人做实验,一人做记录,轮流操作。
(1)引导幼儿将蛋宝宝放入一杯淡水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师:我们先把鸡蛋放到水里,看看会发生什么现象?(沉到水底了。)
(2)引导幼儿依次分别向水中加入味精、面粉、冰、盐等介质,观察化并作记录。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一些粉状的物质,它们能溶解在水里。看看它们能不能帮蛋宝宝浮起来。(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把粉状物质放人不同杯中,将水加到一定的量,然后搅拌。)
师:蛋宝宝怎么样了?
幼:有一个杯子里的蛋宝宝浮起来了。
(3)启发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发现蛋宝宝浮起来的秘密。
师:为什么这个杯子里的蛋宝宝会浮起来呢?请你们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看看有什么发现。
幼:能让蛋宝宝浮起来的这杯水是咸的。
师:还有谁发现了秘密?
师(小结):原来鸡蛋在淡水、味精水、面粉水、冰水里会沉下去,在盐水里会浮上来。
四、拓展延伸
1.设疑、讨论。
师:你们说盐水可以使蛋宝宝浮上来,我也来试试看。
(教师往一杯水里加了少量的盐,并放入了鸡蛋,鸡蛋未浮起来。)
师:蛋宝宝浮起来了吗?怎样才能使蛋宝宝成功地浮在水面?
幼:再往水中加点盐,用搅拌的方法让它快点溶解,一直加到蛋宝宝慢慢浮起来后就不用加盐了。
师:好,那我再往盐水中加点盐,搅拌一下试试。(教师操作,直到鸡蛋浮上来。)
师(小结):原来,盐要加够量,而且要不断搅拌让盐溶化,这样蛋宝宝才会浮上来。
2.拓展、延伸。
师:除了盐水能让蛋宝宝浮起来,还有什么水可以让蛋宝宝浮起来呢?请你们以后再试试看。
(鼓励幼儿在活动区角继续探索,观察鸡蛋在其他液体中的沉浮现象。)
[课件参考] 大班舞蹈教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之一
身为一名优秀负责的大班老师对每一位小朋友尽职尽责,就要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让讲的知识能够轻松被小朋友吸收,老师会对课本中的主要教学内容整理到教案课件中,作为一名幼儿园大班老师该怎么写好一份教案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课件参考] 大班舞蹈教案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之一”,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节奏的基础上,学会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明快的旋律。
2.尝试自编舞蹈动作,学会跳圆圈舞,体验创造的喜悦。
3.感受儿童节的快乐。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布置教室,张灯结彩,营造节日气氛。
2.洋娃娃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和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各种动作。
出示洋娃娃和小熊,向幼儿问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氛。
师:小朋友,你们的教室装扮的这么漂亮呀?我想和你们一起来庆祝六一儿童节,好吗? (听音乐跳舞)二、引导自由创编动作,感受歌曲表达的情绪。
师:洋娃娃想请小朋友为这首歌编好看的动作,你们愿意吗?
老师带领幼儿跟着音乐边唱边跳,把自己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
三、结伴演唱,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
幼儿自选动物头饰,主动邀请朋友一起跳舞,共同庆祝六一儿童 节。
教学反思: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一首欢快活泼,诙谐有趣的音乐。根据乐曲的曲式结构、音响所表现的内容,合理地编配故事情节:;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掌握乐曲的结构和节奏,我采用了为音乐编配生动有趣的节奏语和身体动作的策略。在最后完整的表演,我邀请孩子们自己表现,孩子们更积极地投入了随后的两两结伴表演游戏活动中。在活动的结尾有些仓促。
1、在音乐欣赏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十分必要,教师尤其不能忽视培养幼儿用耳朵倾听音乐、用心灵去体验音乐的能力。学会听辨乐曲中的节奏、曲调、音色和曲式等不同变化,才能进入音乐世界用心去感受音乐的内容,才能让想象在音乐的天空中遨游和飞翔。这种由主观到客观、由具体到抽象的音乐欣赏技能,都是激发幼儿具备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的极佳方式。
2、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在本节活动中,幼儿并不是总静坐着单纯地倾听音乐,而是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与同伴一起做做。还可以随着有趣的节奏语说说动动…….与其说是欣赏音乐,不如说是幼儿在轻松愉快的音乐中“玩”着,且变化出与乐曲有关的不同玩法,因而幼儿乐此不疲,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涨。
3、存在的不足之处:
教学实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幼儿兴趣不是很高,配合的也还可以,在分段欣赏这一环节,我未向幼儿介绍清楚。出现了一些失误:没有随教师的指导语立刻出现,而有了脱节的现象。在幼儿两两结伴表演的时候部分教师表现的不是很好,准备不充分。但幼儿配合的还是可以的,只是我在教学中出现了一些错误,每个环节不连贯,孩子的想象力积极性没调动起来,出示图谱时,介绍图谱部分少,没让孩子先观察一下,孩子在听音乐表现动作时没有表现出来,最后草草收场,还有我的语速快了些,活动的节奏把握的不是太好。结束有些仓促。